原文章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Re0UCSUv2iZwjo_m4OqbLg
分众吴畏 琅琊阁的故事 2018-11-02
还记得在学生时代,有个基本每天都会出现的桥段,不知道大伙还记不记得。
比方说奥数课,数学老师在黑板上粉笔一挥,写下一大段解题思路之后,停下笔,和我们简单的讲解几句,随口问大伙说:“同学们,这道题的思路是这样的。你们听懂了吗?”
“懂了!!”
但通常,仅仅是隔一天,甚至只是一个午间。当同学们再次交流起这道题的时候,其实总会感觉:“奇怪,少了些什么”,“诶?为什么这里要用这条公式”,“这个数是怎么来的”等等一系列的嘀咕,会从我们心中泛起。
这就是给大伙分享的主题,什么是真的“懂了”。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让自己真懂呢?
回到我们刚刚学生时代的桥段,我们能发觉,真的“懂了”的人不是在座的各位学生,而是讲课的老师。
换句话讲,
“你”觉得这堂课的内容,老师讲的很清楚。这只证明,老师懂了,而不代表,“你”懂了。
进一步,我们可以衍生到一个观念:
“懂这件事,主要的关键,不在于你有没有听明白,而在于你能不能说明白。”
其实平日里,也是一样,当我们阅读了一篇好文或是在某节课中收获颇丰时。
如果听完,换个路子,也能跟人说明白,这才说明你“也懂了”。
要不然,你的懂只是个“假象”,你的懂只说明了你见识到了老师的懂,其实自己还没懂。
像是前段时间,网络很火的一句:“听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我们静下来思考下,会发现,可能也跟我们自以为的“懂了”,息息相关。
这是分享给大伙探讨的第一个话题——什么是真的“懂了”
第二个话题
我们用什么方法,可能可以让自己真懂呢?
这里分享下黄执中老师的一些个人习惯。
执中老师常会去尝试做这样的练习,就是每次看到一个段落,就合上书,假装自己面前有个同学,这位同学不懂这段内容,而“我”需要说到对方懂。
Ok,在尝试之后,结果往往就会发现。
明明一段内容,我们看的很清楚,很明白,可是讲起来的时候就是多少有些坑坑巴巴词不达意,平淡无奇。无法传达出那种丰富的内容和情感。
其实,这就是第一阶段,让我们能深刻体会到,我们与“懂了”之间的落差。
不过,别灰心,我们再翻开书亦或是那篇文章。这时候,你会不由自主的注意到——原来有这么多不起眼的小螺丝,小细节,被我们忽略了。这些可能是个小例子,也可能是个小铺垫,甚至只是小小的形容词。
但少了这些螺丝钉,这个韵味就变了,这个内涵也变了。所以,不论怎么分享,都会有些不顺,不具体,或有些不吸引人。
这次,我们仍然再把书合上,再教一遍自己假象中的同学。进一步深刻的让自己记住其中的所以然,为什么有些段落需要铺垫,为什么有些词语要特别讲究。
慢慢的,这些内容会成为你内在真正的一部分,你也会发现,这篇文章,比一开始接触到的,更加美妙。
最后,再提醒各位。要做的绝不是拼命背书。而是说,
教是最好的学,把学习本身淬炼成一次,好的分享。
无论对脑中假象的那位“学生”,亦或者是身边值得你去分享学习交流的良师益友。将你的所知,说出来将你身边的人分享,你才是真的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