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依旧雪花飘飘,我像个裹小脚的老奶奶一样踩着小碎步,还是脚下一滑,尖叫了一声。我急忙四下张望,为自己的失态感到不好意思。好在有惊无险,我平安到校,然后我就见到了传说中的大人物——鲍鹏山老师。主持人见到他,立即热情的迎了上来,“鲍老师,您好!我是今天的主持人。”鲍老师点点头,笑了笑。哇,近在眼前的我,看着衣着有些单薄的鲍老师,真的不相信,这是我昨晚熬夜阅读的《鲍鹏山品水浒》的作者吗?好有亲和力!我不由得抓起了手机,抓拍了一张,然后请主持人为我和鲍老师来张合影,我丝毫没有想过鲍老师是否愿意,就是觉得眼前的人,很亲切。
“老师,您今天和我们说水浒吗?”我急切地问道,他摇摇头,“不说水浒。”我有些失望,鲍老师的《水浒》说得那么好,我们好期盼那种现场聆听的真切感受。
那么鲍老师会和我们说什么呢?说一天呢?
《文化经典和人文教育》,如鲍老师所言这个话题具有一定的严肃性,庄重性和沉重性。正因为如此,我原本打算用美篇来写学习心得,现改为简书的形式。
一天的讲座,鲍老师留给我的印象是亲切的,睿智的,敢说真话,言辞犀利而不乏幽默,常让人笑过,却又不由得陷入深思的状况。他的话太具有吸引力了,不止是谈水浒,谈教育,谈人生亦然。
面对教师群体,鲍老师谈得最多的话题就是教育。教师、教科书都是教育中比较重要的资源,可是教师极速的体制化,教科书把人教傻的现象,让这位温和的智者,爆了粗口,“畜生”、“混账”。这是一位有社会担当,有民族责任感,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可敬的学者,一位真性情的人。
谈到教师的极速体制化,这是我们教师正在面临的状况,好像怎么挣扎都逃不出这个怪圈。教了二十年书,做了二十年班主任,我在不断的学习和反思中,期待着自己更优秀,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天道酬勤”,我现在带的这届学生都很喜欢我,家长也很认可我。从一年级开始,我就利用节假日组织了很多次亲子活动,我还大力营造班级的读书氛围,自己读书,学生读书,进而影响家长也参与读书。家长、学生、老师,我们相处的很融洽。我以为一切都在照着我理想的方向良性发展,可是一位比较熟识的家长居然说出了,“我不管老师平时是怎么教育我的孩子,反正我会积极配合。一个教师是否优秀,我就看看到了六年级,这个班有多少人能考上重点班。”这段话,我不知道是否代表大多数家长的心声,只是那一刻我强烈地感受到自己的心伤。
我们逃不出这个圈子的,想着这次突降暴雪,临时取消期末考试,教师、学生、家长,谁开心,谁郁闷?只有学生是开心的,老师和家长是郁闷的,好像一年的庄稼,因为连天暴雨,而毁了收成一般的难受。班级群里,家长纷纷牢骚,老师也是唉声叹气,这其中就包括我。带着学生紧锣密鼓地训练了这么久,拉满的弓正要射向不远的猎物,突然间松了,老师突然觉得这段时间的复习白费了。唉,闲置在家一段时间,学生能考出什么好成绩呀?我们全然没有恶劣天气,悠闲在家的好心情,除非学生考完试,这是老师的悲哀吗?谁说不是呢?
说到教科书,鲍老师列举了语文课本中几十篇零碎的文章。读书,就是向一本本书走来,可是我们的九年语文教学,老师教给学生的只是向着一篇篇文章走去,支离破碎,没有系统,学生能从中受益多少呢。
鲍老师还提到了数学的计算教学,真是让我羞愧不已,我一直相信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成绩就能提高。我常常利用课余时间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告诉他们练多了,练熟了,计算速度自然就快了,正确率就高了,我还一度因为家长是我坚实的后盾而沾沾自喜。唉,我心里想到的还是怎么让学生考高分呀。闲能生慧,我扼杀了学生多少看书的时间,自由创造的时间,自由发展的时间。
鲍老师在讲座中一再提到我们要读《论语》,并以《学而》篇为例,从知识体系、价值体系、文化体系三个方面,与我们详细分析了读经典的价值所在。我随即在笔记本上写下“下学期开学第一件事,我一定要带着学生一起读、背《论语》。”
还有我会更加坚定地带着学生走在阅读之路上,让三年级的他们读一本又一本有厚度、有深度的书。我要告诉他们,书是有血统的。我们要读有高贵血统的书,让不高贵的我们可以有知识一点,有文化一点,高贵一点。
鲍老师说,信仰和境界,决定一个人能做多大的事。我不想做多大的事,我只想把这帮小孩的事儿尽力做好,让他们未来的路尽可能地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