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主萧杀。当感受到第一缕秋风拂过,他们便知道凛冬,要来了。这个冬天异常的寒冷,要想活下去,只有一个办法。
物竞天择。27号,统计局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公布了今年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利润增值。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837.1亿元,同比增长1.02倍;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4871.1亿元,增长62.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3330.5亿元,增长46.0%;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4267.6亿元,增长40.2%
每当央行放水,总是近水楼台先得月,银行把钱放给国企,是最明智最有保障的办法。国企既是上游,也是核心,大宗商品叠加放水福利,所以国企的利润增速不足为奇。然而,这可苦了小微私企,大宗疯涨,小微干不下去,退出市场,市场被大企业接管,规模利润再上一层楼,大企业业绩增长,股票增值,还是接着奏乐,接着舞。仿佛没有人受到伤害,双赢,赢了两次。
然而这却是虚假繁荣。股市、数据欣欣向荣,没人知道舞停的最后一刻。保小微保民生,小微承担了我国大部分人的就业。当然了,还有灵活就业,也依附于其余人的就业,大部分人下岗,他们也一样失业。
当小微死去,头部企业没有销售对象,就算想要打击头部利润,让利给小微,信贷输血也已经为时已晚,因为人的预期已经变了,信心比黄金重要。建立信心是一个漫长而又痛苦的过程,没有人愿意割肉给别人吃。
当信用坍塌,资本市场里的资金将无路可去。头部企业的利润增速必将放缓甚至下滑,过高的估值使得空中阁楼将摇摇欲坠,怀疑头部企业偿付能力的资金将夺路而出,或许会造成恐慌性下跌,例如恒大。
而小微企业自杀性裁员,员工大量闲置,造成个人现金流危机,不敢消费,拼命储蓄,则会造成“节约悖论”,越储蓄,越贫穷。大中小,连在一起,好像一个随时会倒的多米诺骨牌。
然而这些我们也不必过多担心。花无百日红,经济也是一个周期。我国领导层已经对症下药,多重手段应对危机,打击资本力量,提倡共同富裕,房产去金融,开放三胎,一下子移去了百姓身上的几座大山,这些危机对于我国上下五千年的风风雨雨不足一提,而且政府出手,主动刺破泡沫,出清经济问题,可以让社会稳定发展,这些只不过是短期的经济困境而已。
相信大家同时可以看到我国这次防疫的坚定举措和绝对正确,对比国外而言,具有比较性优势,只要坚定不移的信任我国的顶层设计,一定可以共克时艰,共同富裕。而危机更是可以利于债务的释放,刺破财富分配怪圈,打断阶级固化,减少社会矛盾,双赢,赢两次。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