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淘沙,很多职场中年人却自己把路越走越窄

到网上查了关于中年的年龄划分,较常见的把41~65岁的年龄段划分为中年,也有在中年区间单独划分一个壮年区(41~48岁)。

实际上,身边接触到的,很多30多岁就已经把自己归入中年。进一步观察发现,这些都是事业发展的不是很好的人群,多数都在职场而不是创业,当然不排除有调侃自己的因素在内,我们权且也把这类人划进来吧。

网上很多有关中年人的描述,职场或者生活。

印象比较深的有:狗日的中年、人到中年不如狗这类文章,可能因为标题就吸引眼球,显得那么赤裸裸,而又有些悲情。

为什么这类文章这么火?我想,可能就是抓到了很多普通的中年人心中的痛点,引起了他们内心的共鸣,给了他们安慰,瞧,不是我一个人混成这鸟样吧。但是回过头想想,哪个年龄阶层没有属于自己的烦恼?

很多时候的难,只是自己的固定型思维作怪,不敢挑战,不敢走出自己的舒适圈,所以路越走越窄,日子越过越慌,很多时候靠一些旁物在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嘴里经常叫嚣着那句话,我TM心态快要崩了!除了调侃自己,又何尝不是自己内心的真实反应。

其实,大多数情况,这些职场中年人是自己把自己的路走窄了,切勿拿赡养双方老人、教育子女和职业天花板这些来顶锅。

一、放弃了上进,忘记了曾经刚入职场时那个努力拼搏的少年

这里先要提到一本书《终身成长》([美]卡罗尔▪德韦克),主要讲述的是具备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人群的行为表现的差异,并通过大量的事例让人更加容易理解和感同身受。

很多人经历了艰苦奋斗的三年高中,如果复读可能时间更长,最终考上了心仪的大学。

全国各地各高中优秀的人才齐聚一校,这时候各地的教学差异、学生综合素质的差异更加体现的淋漓尽致,很多当初在高中很冒尖的人在这里变的不冒尖了,具备固定型思维的人,会觉得对不起父母,很失落,索性丢掉了当初的奋斗习惯,放弃了上进,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平庸的度过了大学生活。

初入职场,见多了很多找不好工作的同学或者同龄人,于是自己给自己打气,努力,加油!所以刚开始几年确实挺有干劲的,也很上进,成长也确实挺快,可谓意气风发。

但是还是固定型思维的影响,太过认为自己的能力是固定的,不敢挑战,不敢冒险去提升自己的技能,随着年龄逐渐变大,成家立业,更加给了自己一个不上进、混日子的理由,“回忆过去,曾经的辉煌网不了”。

很多时候,找个借口给自己放纵的理由。

“我要照顾小孩,我没时间看书”、“每天上下班累的够呛,哪有时间提升自己”、“我要陪客户、我要应酬”、“我要与同事聚餐,交流感情”等等。

当然也有报各种班,自己抽时间看书的人,如果没有付诸行动,没有促进自己能力提升的话,跟混日子又有什么区别,难道仅仅是为了在夜深人静失眠独自彷徨的时候给自己一个心安?

我想,其中少了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制定目标。

高中,你努力学习的目标是,考上好的大学。

刚入职场,你努力表现的目标是,得到领导器重。

而现在作为职场“老兵”,你的目标是什么?

二、染上了俗习,纠缠在平庸惊醒反思平庸的怪圈

岁月的时针总要转动,每天的24H也必须要亲身经历,你逃不掉时空的束缚。

你可以选择继续努力上进提升自我,你也可以选择甘于平庸今朝有酒今朝醉。

很多不敢上进的人,只能找些其他的“乐子来“下流”。

烟一根一根地点,槟榔一颗一颗地嚼。

喝点酒,整个天下都是朕的,经常容易断片。

炒个股,次次被割韭菜,从不记打。

路过彩票店,心总要痒痒,总觉得这次会中奖。

回个老家,都在攀比,左边兜放白沙,右边兜放中华。

确实接触了很多人,看到了很多现象,也听说了不少身边的故事,有借网贷被追债的、有喝酒宿醉街头不醒人事的、有熬宿麻将夜不归宿的,借钱炒股惶惶不可终日的,很多这样的事,很多这样的人。

这些俗习,甚至可以算是恶习,是对自己平庸而失落的放弃,抑或是“破罐子破摔”?

我可能也算这类人群中,我也有些俗习。

三、草草结语,那就算了吧

前段时间逼着自己读了几本书,心有所获,突然警醒,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过下去了。

所以要改变,就从今天这边杂乱无章的文章正式开始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