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第三节课,陈老师突然有事,请我帮忙去她班里盯会儿。刚走进教室,一个小女孩就跑到我面前:“老师,我同桌现在很伤心。”我先是惊讶于小女孩的表达,她没有直接表述看到的表象“她哭了”,而是传达了她同桌此时的心情“她很伤心”,我和她说:“不要紧,你去安慰安慰她吧”。没一会儿,又一个小女孩告诉我这件事,“先不用管她了。”我想,当某个人心怀委屈的时候,你越是过度关注她,她越发会觉得委屈,所以我选择忽视她。
过了许久,我看到这个小女孩儿在若无其事地画画,脸上挂着笑容,好像已忘掉了刚才的不开心。这时候我走到她身边,轻轻地问她:“刚才你为什么伤心?”
她指了指离她座位不远的一个小男孩儿,气鼓鼓地说道:“他说我调皮不听话,还说我又坏又笨。”
“那他说的这些特点真的符合你吗?”小女孩儿摇摇头。
“既然不符合,那他说的话就是错的,你又何必因此而伤心呢?”她轻轻地点点头,继续画画了。
当我在教室里踱步,再次经过小女孩儿时,她把刚画好的画送给了我,也许这是作为我开导她的礼物吧,我对她说了声“谢谢”。
我和小女孩儿算是有过一面之缘,那一面之缘的教育能传递“师情”、播撒“师爱”吗?学生能否接收得到?我不确定;但我知道,“感情虽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