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的夜》读书笔记

大学时有一个室友是三毛热,去图书馆占了位置便去找三毛的书。那个时候只觉得她有些忧郁,有些感性,思维自是也很细腻。

那时的我虽然有时也会沉溺于这样的调调,但是更偏爱艾米《山楂树之恋》这样的故事,至少她的这本代表作我是读了不下三遍的。

不曾想去年一时心血来潮加之当当网做活动入手了两本三毛散文,看到这本书的标题就给我无限美好的遐想。标题党且思维直线运行的我就在脑中臆想,大抵就是三毛坐在夜色柔美的窗前,静静的写下了她的那些故事。当我读到书中“温柔的夜”那篇时便被三毛对流浪汉的善良所打动,当她描述自己内心矛盾到后来明白真相之后的羞愧时即引起了我的共鸣也引起了我的反思。

三毛是善良的、柔情的,随性的,同时也是勇敢的,她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明白生活的价值和意义。亦如她在趁飞机去看荷西前给家人写信说:“l人是无常的,生离死别人之常情,要做好心理准备万一有一天和亲人分离,不必太悲伤。”还说,“她觉得自己的一天等同于很多人的一年,生命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宽度和乐趣。”这是悟透生命的意义和看尽繁华之后的通透、豁达。

她的文字亦如她的人一样真实、善良,写讨人嫌的玛利亚,明明很势利,很懒散坏毛病一身的女人,在她的笔下只让人觉得那就是真实的生活,现实的的社会场景,人生百态,看起来犹如平静生活中的一道闪电虽有惊恐,但也有亮点,如此一来觉得玛利亚的行为看起来也没有那么讨厌。反倒是如果人人完美,事事顺利,显的很假。

通篇很少用华丽的辞藻,但很多句子读下去却令人赏心悦目。在描绘景物方面也是自然衔接,娓娓道来犹如一幅画卷缓缓在眼前展开。但此景又衬托出此情。如在“相逢何必曾相识”里与莫里告别在听到莫里讲述之前遭遇时,心中有愧疚、难过,但是他巧妙的转移话锋,引用此时不经意的一个动作,却描摹出窗外此景“抬头去看阳台外面,一轮明月正在冉冉升起,夜风徐徐的吹着,送来了花香。。。”内心分明是复杂的、难过的,但写出的景却很平和、温馨、清丽,貌似在借此表达对莫里美好前程的祝愿以及希望所有的过往不快都被此景融化。

多少人想过自己理想中的的生活,可不得已依然日日为生活奔波。三毛说田园梦是她的梦想,如今的你我也许也拥有同样的梦想,可是身上又背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所能把日子过的好一点、舒心一点。

犹如三毛在去看荷西的五月,闷热的天气,杂乱的居住环境,治安动荡的国度,荷西受老板压榨但依然替老板着想,害怕失业,所以忍受不公。而三毛对荷西的高强度工作很是忧虑。两个醇厚的人一个忧虑失业,一个因为看对方工作强度太大担心身体吃不消而忧虑。但是三毛也是很会自我安慰,自我化解的。后来引用《圣经》里面话:“你看天上飞鸟,也不种,也不收,天父尚且看顾他们。你们做人的为什么要忧虑明天尼,一天的忧虑一天担就够了。”来告诫自己告诉大家,过度的担心都是无用的。忧虑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可能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及时享乐有时候虽然听起来放荡不羁,不负责任,但在面对忧虑时可能是最好的解药。

当下的社会,人才竞争激励,体制改革让人没有安全感,恐慌和忧虑时时像无常的暴雨前腾空而来的乌云,笼罩着人们的身心。其实雨过之后也会天晴晴,只要不在大雨里挣扎,静静的等着,按部就班干着自己该干的事情,天晴就自然可以出去透气、赏赏景,乌云也是美景铺垫。倘若一直忧虑何时天晴,那么天晴了就算有美景也是没有精力欣赏的了。

所以,不必活的完美,只求活着无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三毛 我的朋友莫里离开这儿已快一个夏季了。 每看到他那张斜斜插在书架上的黑白照片,心里总是涌上一阵说不出的温柔。 ...
    一米的部落格阅读 414评论 0 0
  • 我唯一锲而不舍的是:愿以自己的生命去努力,保守我个人的心怀意念,在我有生之日做一个真诚的人,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执...
    文艺小麦阅读 7,852评论 29 131
  • 记得当时年纪小 你爱谈天我爱笑 有一回我们并肩坐在桃树下 风在林梢鸟儿在叫 我们不知怎样睡着了 梦里花落知多少 ...
    钢了个蹦阅读 854评论 2 5
  • 起因 由于实在受不了公司那两个ios开发妹子实在让我恼火,所以在走头无路的情况下,开始学习oc。 lesson 0...
    CHUWT阅读 156评论 0 0
  • “我不喜欢你。”甚至连“不好意思”的前提都没有,他的态度就赤裸裸的表明。短短的五个字,却是整个夏天最漫长最难熬的时...
    沐玫阅读 36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