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时至今日,汉字的音形义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的甚至找不到一丝最初造字时的痕迹。语文书上的识字加油站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由于平时我又没有机会对汉字进行更为专业化的学习,所以不免存在断章取义的理解。今天听了老师的六书说略,我才醍醐灌顶。
象形字是用简单的几笔勾勒出事物的主要特征,是照葫芦画瓢的字,它的数量比较少,却是后人继续造字非常重要的基础,现在的很多偏旁其实都是古代的象形字。(牛 羊 州 眉)
指事字是在一个象形字的基础之上加一个抽象性的符号,来表示意思所在。这种方法造不出太多的字,局限性在于需要猜测它的意思它比象形字好的地方是能够表示抽象的意思。(甘 曰 亦)
象形字和指事字都是独体字,结构不能再拆分。
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合在一起,汇出一个全新的意思,比前两种造字方法先进很多,但很麻烦的是它的意思需要琢磨(及 逐 弃 休 授 受)
形声字是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组成,有时声旁偏于一隅,有时形旁偏于一隅,现在绝大部分都是形声字。(载 闻 到 视 颁)
汉字充满了中国智慧,六书是充满中国智慧的造字方法,是传播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很遗憾,关于转注和假借,吕老师没有多讲,但是也激发了我学习汉字的兴趣。六书说略有助于我们弄清楚汉字理据,有助于我们理解文意,更有利于我们触类旁通,读懂更多中华优秀的经史典籍,从而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