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号,一早起床,把昨晚没来得及收好的衣物整齐的放到行李箱里,郑重的关上箱子,随便吃了两个面包就匆忙上路了。今天的大连意外的温柔,少了一向盛行的妖风,果然是暖和了不少。
赶上公交车,将自己的行李安置好,便放下一颗悬着的心。不消一会,公车就被陆陆续续的填满了人。因着上一辆车刚走没多久,司机便再等个三五分钟再发车。慢慢的,一座两座熟悉的楼房呼啸着过去,街道上那些说着东北话的人们也逐渐被弃之身后。
公路上几乎很少见到两个轮子的交通工具,除了外卖小哥,也只有卖冰糖葫芦的爷爷了。冰糖葫芦倒是多见,一串串晶莹剔透的山楂或是草莓,草莓最为甜美,一咬下去那草莓汁便四溅而出,就着那覆着在外表的糖块,简直妙不可言。还有冰糖山药,冰糖小西红柿……各式各样的让人着迷。
驶过高楼,望向窗外,轻轨正轰隆隆的飞驰,电缆快速划向后方,消失在公交车窗户的一端,然后新的电缆又出现,再消失。天空少见飞鸟,大连的天空总是有些雾蒙蒙的,像是压在身上的一层轻飘的纱。
这个城市总是在建设,稍微边缘一些的地带被巨型运转的机器所统治,吊车晃动它的长臂,没有一丝情感。那些华丽的居民区,由远处看,倒像是蜂窝一般,一个个小隔间就安放了许多慌张不安的心。
可是这样的城市少了些许人情味。冰冷、急躁、蔑视、卑微,这是我所感受到的大连。但我同时也爱着大连,人生的第二个城市。我见到它不完美的一面,缺陷的一角仍旧喜欢它,我经过它荒芜的大片土地时,我站在它蔚蓝天空下的大海时,我无意闯进它阴暗面时,我仍旧喜欢着它。
公交车爬上坡,急速下坡,沿着既定的轨道前去,几乎很少停车。大连的公路是层层叠叠的,不像是立交桥,一眼便能望见高低。有时候你会以为自己处于正常海拔,一转眼,发现呼哧着路过某些人家的屋顶,亦或者,在你享受最高处的风光时,头顶上的轻轨交叉重叠,继而消失在天空的一侧。
有时,我更愿意把大连看成是脚底是山的大连,有高有低,参差不齐,像是一座建立在大型山脉的城市。只是,它不像重庆那般复杂,大连单纯的依照其固有密码生活。
这个地方,它很老,同时也不断在更新。沿着有轨电车,风景已然是天翻地覆,可是心里不断冒出一种陈旧的感觉,世界发明就是它自己的样子,我们也不必纠结什么,前进就是了。
大连临近日韩,因此受到日韩文化的冲击与感染,随处可见的日料店韩料店,不经意间就会遇见的日韩游客,轻轨报站时英语韩语日语都不忘用上,门口那家卖烤肠的热情大叔,说不定就是定居在大连的韩国客人。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竟然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取票,帮助几位不大懂得取票的大叔,候车,听着一辆又一辆载满旅客的火车离开的声音,然后我也带着我的行李,踏上归途。
动车开出大连北站,摩登的高楼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望不到边际的荒野平原。我知道,那是北方的乡村,那是北方的农田,冬天便成了一幅萧条的模样,哪里能联想到它曾经一派盎然的气味来。
偶尔有三两座平方突兀的坐落于荒野之上,也没有冒着炊烟,只是孤零零的被搁置在一旁。
我即将离开北方。
文字来源:微信公众号 兰子的小脑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