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自己业绩的增长曲线吗?哪些客户影响了这个曲线的走向?

业绩增长曲线示意图

之前跟大家分享了客户的分级,接着跟大家来分享一下业绩的增长规律,也就是所谓的增长曲线。


几乎每一个产品都会经过发生增长和爆发的阶段。让我们看一个营销领域的著名研究。这是半个世纪以前的研究,但是依然有着深远的影响。


研究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结论,对于任何一个畅销的产品都有创新者,早期接纳者,早期大众和晚期大众和落伍者。

它们各自的比例分别是2.5%,13.5%,34%,34%,16%。


看到这样的数字,你作何感想?对于做销售的我们又有什么帮助呢。


举个例子:

13年之前我都是在使用安卓类的手机,三星htc,小米都用过。那时候始终也没有尝试过苹果手机,因为苹果手机相对贵一点,而且我觉得他也不太方便。

13年加入了一个新的团队,周边所有的人几乎都在用苹果手机,大家都在不断的说苹果的各种好处和优点。这时候我的手机也坏了,顺理成章,我就是开始使用的苹果手机。

对于苹果手机来说,我肯定不算创新者,也不是很早起就拿走,充其量只能算一个早期的大众吧,或者晚期的大众。

最早觉得苹果设备不太好用,第一是因为价格高,第二是因为有的同事在使用苹果设备的时候,经常会忘了带转接线,或者说我在偶尔使用他们的电脑时候总是不太会用,总是不知所措。这种印象让我觉得苹果手机也不太好用。


但是评价一个人和客户也不能一概而论,对于电子类产品我不算创新,这也不算早起的接纳者。但是对于一些其他的产品,我还是比较愿意尝试的,尤其一些新的想法。所以对一个人不能简单的把它评价为某一个阶段的消费者。针对某一些具体的产品需要特定的分析。


把我们切换成销售人员。每一个新产品来说,我们需要寻找自己产品的创新者,早期接纳者,或者早期的大众。


还是苹果手机来举例子。苹果手机新上市的话你肯定不能选那些中老年人作为首选的目标对象。这种创新型产品肯定要选一些有创新精神,愿意尝试新产品的人群。

再来说这种人都相对年轻,思想先进,一些新的产品能够体现他们的性格。他们的早期使用和推动,对于整个产品的影响,也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推动作用。


每个产品都不同,一个特别人群的贡献也会不同。有人说那些落伍者就没有用吗?也并非不是呀。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一些老的产品依然还会产生的业绩用的还不错。


让我们再次回到新的产品。一般来说,我们需要寻找朝气的创新者,甚至早期的接纳者。他们的提前使用会给我们产生更多的作用。


了解产品的增长曲线你可以做得更好。对于性价比来说,需要先做一个精准的用户画像,找到这些客户。


思考者:如果你把自己当成一个产品,把自己推销出去。对于你来说,创新者,早期接纳者,早起的大众,晚期的大众,落伍者都分别是谁?那些客户为什么要“购买“你甚至“投资”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