妲己是商代末年乱纣的美女,被殷纣王抢去立为妃子,故意杀害忠良激起天下速变,最终与父里应外合灭亡了商王朝。
妲己的故里,在河南省温县苏王村,座落在县城北10公里处,属于武德镇所辖。全村现有600余户2600余人,传说该村在3000年前,是殷商冀州侯苏护的故里,村以官为名。妲己是苏护的女儿,冀州城在苏王村东北二公里处,今已被沁河冲毁了大部,城南部分遗址已被挖掘出来。妲己原本是个美丽娴淑的姑娘,在故里温地流传着她的许多故事。
商朝末年,冀州侯苏护有四个儿子两个女儿,长子苏全忠,次子苏全孝,三子苏全仁,四子苏全义,女儿妲己和媛己。他们的家乡在太行山南阳的温地一带,至今流传着“妲己是个好姑娘”的故事。
苏护原姓已名护,为有苏氏部落首领,商末封为冀州侯,后人称他为苏护。他的两个女儿天生丽质,被视为掌上明珠。但是两个女儿性格不同,妲己为人忠厚善良,媛己却有些畏畏若若,他更喜欢大女儿。
妲己八、九岁的时候,便显示出她的聪明才智,爱随家人游山玩水。妹妹媛己生性懦弱,总是在深宫后院读书学习。有一次,她随父亲苏护,来到温县邑湖泊和邙山黄河处巡游,看到河水汹涌澎湃、山峰叠翠,深深爱上了这块美丽富饶的地方。父亲给她讲了天皇伏羲氏在此观天俯地创衍八卦的故事,讲了地皇神农氏在此采药设市的故事,讲了人皇轩辕氏在此教民织服的故事,使她更加眷恋此地的山水风光。她还随舅父郑伦到太行山中的天井关和丹茱洞游猎,听舅父给她讲二岳在山中训教丹茱的故事,和常仪在常平占月的故事。
巍峨的太行山和波涛的黄河水,以及温地一带悠久的人文历史,造就了妲己的胆略和才华,懂得了爱民如子和造福于民,决心像父亲一样做个受民拥护的人。
有一天,十四五岁的妲己,与家人乘船来到黄河渡口游玩。忽然,河中心卷起一股旋风,把一艘渔船和一艘渡船打翻,船上的人掉入滚滚的波涛中。
妲己等人在下游不远的地方游玩,见上游有船打翻,有人落水,急忙命船前去救援。但是,家人见她在船上,想让她上岸去,以保障主人的安全,然后再去救人。妲己说:“那不是耽误时间了吗,救人如救火,哪里容得半点迟疑,立即上前救人吧!”家人只好把船靠近,把河里的人救了上来。
被救的人员,听说是冀州侯的女儿,都跪在地上叩谢她。她却说:“我是侯女,本应爱民,怎能见死不救呢?”从此以后,“妲己黄河救人”的故事,广泛传说开来。
有一年,在太行山黄河水之间,发生了流行的疫病,成群成群的人们,被疫病夺去了生命。冀州侯苏护的家中,三子全礼也感染了疫病,全家人带着群民,立即深入太行山中,去挖治疫病的药草。
当药草挖回来后,全家又深入到疫病的群众中,为民散药抢救危险的病人。父亲让妲己在家,照顾病重的哥哥。可是,妲己心里想的却是民众,她带着一批药材,又赶到黄河岸边的村庄。当地人民脱离险情后,她的哥哥全礼已经病亡了。全家人痛不欲声,妲己责备自己没有照顾好哥哥,她的父亲却说:“妲己做得对,为了救民而误兄,是个好孩子,不愧是个巾帼英贤!”
妲己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她早已爱上了西伯侯的长子伯邑考,两个人你来我往,爱情越来越深,两家也订了婚约,只等吉日成婚了。
但是,妲己的美丽引起了纣王的垂涎,他知妲己即将成婚出嫁,便以莫须有的罪名,把西伯侯长子伯邑考抓进朝歌。虽然冀州侯千方百计想救出妲己的爱人,纣王早已预谋怎肯放过,还是杀死了伯邑考。纣王向冀州侯提出,要立妲己为妃,妲己的父亲见“君坏臣纲,有败五常”,知“人君爱色,必定亡国”,便愤愤不平离去。妲己知道爱人已死,纣王又要立她为妃,当即五脏惧焚,哭得死去活来,宁死不从君色,几次要自尽,都被众人拦住。
妲己忠贞爱情的举动,感动了冀州的人民,人民要与冀州侯共存亡,保护冀州和妲己。全城民众做好了与纣王战斗的准备,冀州侯也知纣王不会善罢甘休,准备率先造反以召天下。
殷纣王见冀州侯不答应他的要求,又愤愤离开朝歌回到冀州,就派崇黑虎和周文王前去围剿。苏护率冀州将士和民众,誓死抵抗商朝大军,经过几日搏杀之后,妲己的大哥苏全忠被捋走,二哥全孝又战死在苏沟,眼看城池就要被攻破了。
周文王十分同情冀州侯父女,暗中派人给苏护送去一封书信,让他不要为一女得失,而毁了整个冀州家园,先献女忍受一时,等时机成熟后,再共举天下义旗。妲己深明大义,她与父亲商量决定,自己忍辱负重进宫,父亲在外联络天下人员,父女里外配合,共乱纣王江山,共图反殷灭纣大业。
后来,妲己在宫中作了许多坏事,促使天下诸侯造反,在周武王的统领下,推翻了殷商纣王政权。虽然自己被正法以明天下,但却使大业成功,不但灭亡了商纣,而且建立了苏国。她用悲剧的形象,换来了身首分离,她是心甘情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