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摩登时代》大家都不陌生。一路笑着看完这部电影,我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电影结束的太突然。后来看了一下大家的评论,铺天盖地全是反映社会现实,反映资本主义黑暗以及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这样的字眼。不可否认,这确实是这部影片的主题。电影刚开始,一群羊拥护着走过,接着一大群工人熙熙攘攘地走进工厂,暗喻着工人和羊群的命运一样,麻木而又机械地生活。能看出来,面对机器时代,他们无所适从,努力地想要追求自己的幸福,却不断迷失在失业与疲劳工作之中,苦不堪言。
可是我不太喜欢,人们总是把问题都扔给制度,抛向政府。一个国家要去适应一种制度,并将其成功发展,必然有它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条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就像当年世界各地浩浩荡荡发起的各种革命一样,想要推翻旧社会,开始自己向往的美好生活,总要流血牺牲才可以,否则你就只能让自己去适应。所以,我以一个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摩登时代的故事,会理所当然地把这个时代看成一个国家想要高速发展所要经历的一个过程。那个年代,机械化的工作成为人类发展途中的一个纪念。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经历的这个时代,才换来了我们现在进步高效的科技,才换来了高质量高品质的生活。
宕开一笔,不深入这个话题。试想,生活在哪一个时代的人们不抱怨自己所在的时代苦不堪言?人们生活在哪一个时代都会对自己所在的时代怨声载道。摩登时代的人们觉得他们过的不幸福,信息化时代的我们不也不断地构想新的蓝图吗?所以问题不在于时代,也并不是制度黑暗,而是一种生活态度。
狄更斯的《双城记》就这样说到: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些各样的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我想起我在高中读到的一则故事,印象非常深刻,讲的是二战时期的两张照片。第一张一个小男孩穿着露脚趾的鞋子,怀里紧紧抱着两份报纸。手里拿着一份在高声叫卖。报纸上报道着卫国军在前线战败的消息,头版附着阵亡人员的名单,照片下面的信息栏里写着:这个叫卖消息为生的男孩,还不知道他的父亲也在阵亡名单里。第二张,同一个小男孩,同样的地点,男孩手里自然拿着一张报纸在叫卖,怀里抱着一沓报纸,小男孩胸前戴着白花,显然他已经知道父亲阵亡的消息了。然而他目光炯炯有神,挥舞报纸的手势充满的坚定。
不管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都是来自生活的消息。失去了自己父亲的战争年代,对小男孩来说就是糟糕的年代,他面对这个糟糕的年代拿出了继续好好生活的勇气,他就过出了最好的年代。
所以影片真正触动我的地方是结尾卓别林对女主说smile的那一幕。他们俩在未来可能还会不断失业,又会不断复业,可能会逃避警察的追捕也可能被再次扔进警察局,还可能会不断地探索新的生存之道,还会一直一直去寻找一个安定幸福的家。不管多么困难重重,我都觉得,当卓别林说出smile的那一刻,摩登时代于他而言就是最好的时代。这里永远都有希望之春,他们还会再登天堂。
你是不是也生活在摩登时代呢?不断抱怨着不公平,不断嚷嚷着不合理?那现在,敢不敢适应人群的拥挤,把自己所处的年代当成是最好的年代呢?
——观《摩登时代》感想(1)
2016.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