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再美味,也不及一碗乳白的鱼汤

四川菜系,以味闻名。味型较多,麻、辣味突出。原料极其讲究,既要做到量材使用,物尽其能,又要保证质量。对刀工的要求同样精细,它要求制作者认真细致,讲究规格,根据菜肴烹调的需要,将原料切配成形,使之大小一致、长短相等、粗细均匀、厚薄一致。

川菜派系里,以成都、乐山为首的大河菜,味型多样,即复合味的运用极佳。

小河帮以内江,自贡为主。自贡,旧时盐帮。财产富可敌国,其味厚重,尤其讲究调味。善用椒姜,料广量重,选材精道,煎、煸、烧、炒,自成一格;煮、炖、炸、熘,也各有章法。尤擅水煮与活渡,形成了区别于其他菜系的鲜明风味和品位。

重庆、达州、南充为中心,下河帮川菜大方粗犷,以花样翻新迅速、用料大胆、不拘泥于材料著称。

以鸭肠子、鲜毛肚、肉丸子下菜的巴渝火锅更是欣欣向荣,市井风味便是下河帮不可匹敌的霸气。马路牙子摆几桌,啤酒叫上三两箱。与三五朋友划上两拳,倒也十分尽兴。

重庆川菜与达州、南充川菜相比,结合了川东精品川菜的特点,加上长江边码头文化,形成了不拘一格的传扬风格。部分重庆菜口味带有淮扬菜和上海菜浓油赤酱的特点。

重庆菜重辣重麻,我是吃的惯的。火锅、撸串每周必去两三次,一来二去,口味也变得重了。不过汤我倒是不觉得好喝,这一点老五也很赞同。汤里油多,舀一勺灌嘴里,不鲜。偶尔汤类还会放花椒,不小心咬下去,整个嘴都跟着麻。

汤做的好的当属苏菜,老五是苏州人,这一点他最有发言权。苏菜擅长炖、焖、蒸、炒,重视调汤,保持菜的原汁,风味清鲜,浓而不腻,形质均美,酥松脱骨而不失其形,滑嫩爽脆而不失其味。

我喝过老五做的鱼汤,汤白且极鲜。喝了一碗忍不住还会接着喝,几碗下肚,饱嗝也接连应声而出。我试过几次,也让老五传授过秘诀,做出来的鱼汤呈乳白色,鲜味却始终不够。

闷头研究过几次,均没能成功。每念及老五做的鱼汤时,买条鱼就直奔他家里去,把鱼往厨房一丢。转头走到客厅,往沙发上一坐。不出半小时,一大碗鲜香乳白的鱼汤便已端上桌,冒着白汽,没等热气褪去,就忙用勺子盛上一碗,呼啦啦喝起来。

味道一直没变,和10年前老五做的鱼汤味道一样。

我擅长做的是川菜里的回锅肉,老五爱吃,我却不常吃。倒是老五三天两头往我家里跑,嚷着要吃我做的回锅肉。

做回锅肉也要先放一点油,最好是熬熟的菜油,菜油与肉中的猪油融合,更有煎熬的香味。当今城里人,已很少用菜油的,还有人怕油太重,干脆不放油,直接将切好的猪肉放入锅中煎熬,这样做,油是不重了,但肉也干焦了,入口难以化渣,全无了回锅肉干香中徐徐而来的细软。

其实,嫌油太重,下配料和作料前,倒出一些就是。最后,加上香蒜苗作配料。一盘回锅肉,老五能吃四五碗大米饭。

我常嫌弃他胃口大,不过转念一想,我喝老五做的鱼汤时,还能一口气喝下几大碗呢,便乖乖闭嘴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7.08.03 非常精彩的一本书,作者90多岁的高寿,见证了夫妻肺片一家人的兴衰,见证了无数历史。 不过川菜...
    摹喵居士阅读 1,300评论 0 0
  •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Adwigern阅读 149评论 0 0
  • 我常想, 也许有一天,我突然就死了, 你不远万里, 来见我第一面, 和,最后一面。
    疯子阿宋阅读 308评论 0 0
  • 夜深了, 你才能进入你向往的故乡。 你在梦里见到, 曾是一条小溪的深渊, 长满野草的庭院, 风雨中飘摇的老屋。 你...
    魏家少年阅读 410评论 1 0
  • 陈志武金融课学习分享 你为什么富有但不幸福?迷信也是一种保险 1:对没有保险的传统社会,迷信有主观被动的保险作用。...
    非凡511阅读 28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