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断成长的结果,就是你终将被低估——这是必然!”
为什么成长的必然结果是终将被低估呢?刚看到这句话时候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直到看完老师分析了老板给员工发薪水的依据才明白过来,员工的薪资报酬是根据行业的市场平均水准来发的。如果你自己被低估了,不是说明你的价值要比市场平均水准要高吗?那从这个角度来讲,你不断成长,不就是被低估吗?是啊,我怎么从来都没有从这个角度来思考过自己的薪资。相反,如果对自己的薪资较为满意,是不是就说明自己有可能“被高估”了,侧面也反映出自己没有成长或者成长的速度跟不上市场平均水准呢?原来,判断自己是否成长,还有一条这么简单而明显的依据——薪资。
用市场平均水准看是否被低估,可以判断是否在成长。那这个市场平均水准还可以用在其他地方吗?用来判断行业的人才情况行不行呢?如果一个行业的平均薪资比整个社会的平均水准要高,那可不可以判断这个行业的人员素质水平要高点呢?
思考与行动
一目前,我认为伴侣是最重要的人,因为未来日子里我与他生活相伴的时间最长。还有父母、儿子、弟弟、姐姐这些家人都足够重要,因为不论我在外遇到什么事情,他们都会无私地包容我,没有城府、没有故意伤害,他们是一路陪伴着支持着我的人。
与他们共同成长之前,我要自己先成长,自己没成长之前,可能讲再多的道理他们也不会听,就像现在我跟伴侣说,要多看老师的专栏一样,我讲得手舞足蹈,但他却无动于衷。可如果我懂得的识更多了,性情更为温和、看问题更客观、生活作息更有规律、精神面貌更振奋了,分析问题时不时能够用数学算出来时候,我想他们会愿意靠近我,跟着我一起成长的。因为,我也相信,“耳濡目染”的教育很可能比书本来的更直接、更有效。而到那个时候,我也才算有“资格”与他们或者带领他们共同成长。
现在,自己成长的第一步,是先要做到“两倍薪水”!把工作和成长两个任务并联起来,认真去完成手头上的任务,梳理看还有那些知识欠缺的,先抓紧时间补齐。然后,多去争取锻炼的机会,反复练习琢磨怎样可以把工作的任务完成得更高效一点,更完美一点,有没可能出现“零缺陷”,不断打磨写作技能、沟通技能、演讲表达技能。当这些技能真正能够凸显出来时候,我想自己也会真切感觉到“被低估”的。
一有感于《做个正常的时间买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