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北方天气转寒,滨海之地总是没有春秋过渡两季,恍然冬夏而已。如今早已寒风凛凛,似有天寒地冻之势。忽的,想起远在西安的家,不知故乡的亲人,可加餐否?可添衣否?
冬日渐近,若有东风吹古道,可否将我的牵挂一同带回去,系在家门口那棵树上,以解这思乡游子的点点闲愁。
先前在家时,未察觉故乡的美丽,如今在外已一年有余,心里也时常将两地作对比,越发思乡情切。我的故乡是关中平原自古以来的大县,千万人家在这里生息,一代又一代。故乡历史悠久,从尧舜时代便已开始,亦有古名“盩厔”。盩厔是周旋、哲旋之意的假借字,曲折之意是它的引申义。县名的出处亦有记载,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说:“山曲曰盩,水曲曰厔,因以县名。”此名沿用2000余年,是陕西省最悠久的县名之一。后1964年改为“周至县”。
故乡历史悠久,山水擅关中第一。汉家离宫,唐家园林,星罗棋布。相传最广的便是在唐朝时,白居易曾做过那里的县令,«长恨歌»便诞生于此。
后有关中三大儒之一李颙在此办学,号二曲。据民间传说,明清之际,清廷履以博学鸿词幑召,然二曲先生以绝食坚拒得免。如今我的初中就是名为“二曲中学”,校门前仍有李二曲的塑像。日夜以他广博的知识,宽阔的胸怀,耳濡目染着每一代二曲学子的心灵,所谓周山培德,至水启智是也。
暑假回到家乡小城,生性疏懒,偶有早起,去南大门跑步。一路走走停停,看着这黎明之际的周至,生出无限别样感受。在路边的一个早餐店偶遇邻居家小孩儿,兄弟两人正买了包子骑着小自行车去水街里钓鱼,看我过来,兴奋招手。多么有趣又诗意的童年啊,每日趁着黎明,趁着月亮未隐去垂钓,这番诗意,已属难得。
一路上,跑步锻炼的人很多,年纪大约三四十,不时过去几个结伴边说笑边跑步的大叔,路边另有传歌者,相应成乐,饶有趣味。我这闲人,也被感染得快活了起来。南大门,有遛鸟者,多是爷爷辈儿,骑着车赶来的。鸟笼上都印着"周至养鸟协会",鸟雀鸣叫,人也聚在一起说着不知亲临之事或是道听而来的笑话,热闹非凡。
晚年得此尘埃落定,儿孙孝敬,也称得上幸福美满的一个结尾 。
转身进了城郊的寺里,院内传来阵阵理佛诵经声,使人心静神明。也看到一位朝拜者,静静地礼拜之后离开。在别处,名胜古迹总显得那么高大威严,而这里的古迹却一直呼吸着平民百姓的烟尘。再怎么沧桑的建筑,一旦自然的与民生息,便不会缺了那么生气,思古之情云消雾散,耳边听到时光赶路之声,二十世纪只剩最后一小节尾巴。
我羡慕它们何等自由,天高地阔皆收在喉头,也欣赏它们隐于人间,与民同观日升日落。
如今在外面的城市里生活了一阵子,却发现故乡小城里的人们,是我见过活得最滋润的人们。大多小康的经济水平,不甚忙碌,各司其职,爱好大口吃肉,爱好喝酒,讲究吃穿,注重事业更注重享受,政府永远斗不过这里的人民,讲究人情关系,也与人热烈亲近,民风彪悍,行事匪气,也爱好文化娱乐,举家出游是常态,朋友相聚也成习惯。
性情上多自傲,重义,实在,少见怯懦之姿,其缺点也有不甚谦卑不甚勤勉,但与之打交道会觉得痛快直率。经济发展有一种奇怪的特点,即餐馆、手艺活多外省人,自古以来关中人大多疏懒不擅长生意或发家致富,但胜在地方位置好,经济文化也不至于落后。但,活得最为坦荡,舒服。
大多有“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心态,热情慷慨。
观其文化,周至小城,颇有大唐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