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一句话,曾经狠狠地伤了你的心?虽时隔多年,可一旦想起来,心里还是有股钻心的痛?
生活中,不可避免地,我们需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着交道,有父母、爱人、孩子、同事、客户、朋友、外卖小哥等等。在说话的时候,如果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指责、讽刺、批评、说教、比较、威胁、随意的评价等伤人的话。比如:
父母说:“你愿意怎么做就怎么做吧。现在翅膀硬了,用不着我们了。”
爱人说:“你知道我天天上班多辛苦吗?你就是在家看看孩子,有什么可抱怨的?”
闺蜜说:“你看我跟我婆婆处得多好。你婆婆我看脾气挺好的,你别太矫情……”
你对孩子说:“怎么这么笨啊,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你是猪啊!”
……
这些都属于语言暴力。与打打杀杀的身体暴力比起来,语言暴力虽不直接伤害身体,却给精神和感情造成巨大的创伤。打几下,过几天就没那么痛了;伤人的话,会在你的心里发芽、生根,不管过了多少年,一想起来,还是痛彻心扉!如果天天生活在充满语言暴力的环境里,不知道哪句话就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最终酿成悲剧。
据泰国一则新闻报道,一位21岁的年轻人,坐在自家便利店的收银台前,沉浸于手机游戏,顾客来了,他也视而不见。身旁的父亲气不打一处来:“你怎么不去死……你这个垃圾!”年轻人依旧无动于衷,父亲走上前,掏出枪,子弹上膛拍到儿子面前:“有本事你就杀了自己!”刚转过身,背后“砰”的一声,年轻人倒在了收银台上。
其实,语言暴力非常普遍。你受过语言暴力的伤,但一定也用语言伤害过别人,这跟我们习惯的沟通方式有莫大关系。要想不出口伤人,不想再被别人的恶言相向伤害,建议读一下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已入选香港大学推荐的50本必读书籍。看到书名,也许你会想到圣雄甘地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两者并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借用“非暴力”一词。
非暴力沟通,被称作“爱的语言”,它与我们习惯的沟通方式有诸多不同。比如,当听到批评时,我们第一反应,要么使劲儿解释,越解释越说不清;要么怼回去,你说狠话,我说的比你还狠,你声音大,我的声音一更大;要么心有不甘地妥协,但是心里却反抗了千百遍。这三种反应,不但没有解决矛盾,反而雪上加霜。
而非暴力沟通则指导我们,不管别人说什么难听的话,不纠结于这些话的字面含义,而是倾听他们想表达的客观事实(观察)、他们此时此刻的感受,并将注意力转移到对方的需要以及请求上来。之后,我们吃惊地发现原来对方需要这个,而且自己也不生气了,甚至还会同情对方,想要安慰他、帮助他。
今天早上,那个性情粗暴的年轻盖世太保冲我吼叫,我没有生气,而是关心他。我想问:“你的童年很不开心吗?女友抛弃你了吗?”他看起来愁眉苦脸、躁动不安、阴沉而又虚弱。我当时就想帮助他。他那么痛苦,一旦为所欲为,是多么危险!
—艾提.海勒申:日记一则
一出口就伤人,你肯定踩了这些“坑”
你是否有这样的烦恼?自己明明好心好意,可对方非但不领情,反而还产生隔阂,越来越疏远。很有可能,你在言谈中,不知不觉中踩了“坑”。要想破解语言暴力,先要了解哪些话是“软刀子”。
道德评判
苏菲派诗人鲁米写道:“在道德与不道德的区分之外,有片田野。我将在那里见你。”可是,我们习惯性地用道德标准来评判他人。只要他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或者遇到了不喜欢的人和事,那一定是别人的不对。比如,办公室有个同事,工作中非常注意细节,你就会觉得他有“强迫症”;反之,如果你非常在意细节,那么同事就太“粗心大意”了。
进行比较
《让自己过上悲惨生活》的作者丹.格林伯格说过,如果真的想过上悲惨的生活,就去与他人做比较吧!比如,“一起进的单位,人家小李都当处长了,我还是个科员,真窝囊啊!”
回避责任
我们对自己的情感、思想和行动负有责任。可是,人们却广泛使用“不得不”来逃避责任。用“你让我”这个短语将自己的情感归咎到他人身上。
“不管你是否喜欢,有些事你不得不做。”
“为什么不提前告诉客户呢?”“老板不让我这么做,我也没办法。”
“才考60分,你真是让我伤透了心!”
强人所难
很多人都认为,作为父母、老师、领导,我们有责任去管教他人,如果不配合,就会受到惩罚。例如:“今天晚上,你要是做不完作业,明天别想去动物园。”
四个法则,比说狠话管用,气氛还很融洽
谈话涉及到三个要素:谈话者、倾听者和语言(包括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非暴力沟通的四个法则既适用于谈话也适用于倾听。当你表达的时候,你可以有意识地使用非暴力沟通的语言;而当你倾听别人谈话的时候,你可以听对方话语中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只观察,不评判
观察是对事件作出客观的描述,而评判则是按照自己的价值观、道德标准对事件作出评价。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很容易接受客观事件的描述,却很反感评判,因为在评判中,人们往往听到的是批评和敌意。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生活中,人们常常将观察与评判混为一谈,其中一种情况是,将人或事情标签化,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会妨碍我们全面了解一个人或一件事。比如:“他特别懒”或“他这个人很善良。”另一种情况是,在谈话中,我们经常使用“总是”、“经常”、“很少”、“从不”这样的短语。例如,“在我需要你的时候,你从来都不出现。”或者“你总是说忙。”
只说感受,不谈想法
说出内心的感受,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使谈话更加顺畅。非暴力沟通主张使用具体的语言来表达感受,少用“很好”、“很差”、“良好”这样笼统的词汇。比如,“我今天感觉很差”,“很差”可能是不开心、忧虑、悲伤、失望或者别的。表达感受的时候,示弱会产生积极的力量。作者有一次去给黑人学生上课,开始,同学们都不配合,马歇尔博士说了一句话:“我很紧张,但不是因为你的肤色,而是因为我和大家初次见面,我希望得到肯定。”同学们不再排斥,和老师一起讨论他们遇到的问题。
说出需要,我的情绪我做主
被人骂了一顿,我们一般有两种反应:第一种,觉得是自己错了,开始内疚甚至讨厌自己;第二种,怒火中烧,反过来指责对方。非暴力沟通则认为,我们的感受来自于自身未满足的需要,而不能归咎于他人。深刻体会下下面两句话的不同之处:A:你昨晚没来令我很失望。B:你昨晚没来,我很失望,因为我想和你说一些烦心事。
提请求,不命令
提请求,也讲究技巧。书中举了个例子:妻子想让先生少花一些时间在工作上。然后,丈夫遵从了妻子的建议,报名参加了高尔夫比赛。其实妻子的真实愿望是:“我希望他每周至少有一个晚上在家陪我和孩子。”所以,请求越具体越详细。越能得到积极的回应。
总体来说,非暴力沟通的本质是性善论,它相信每个人的内心都有温柔、善良的一面,只是“语言暴力”掩盖了我们的内心,所以我们变得面目狰狞。这种沟通方式采取迂回策略,不对语言中的某些字眼作出回应,而是将谈话的焦点聚集在彼此的感受和需要上来。
一旦注意力集中在需要上,你会发现这种沟通方式竟如此神奇:再次听到他人恶言相向,你不再愤怒、焦虑、伤心,因为你知道你的情绪来自于你的需要,与他人无关;在与他人发生冲突的时候,不再本能地去反驳,而是全身心的倾听彼此内心的需要,进而找到解决的方法;有些话曾经让你痛不欲生,用非暴力沟通来分析双方的感受和需要,你终能打开心结。
非暴力沟通,这种神奇而平和的沟通方式,用不带伤害的方式化解人际间的冲突,这一点对于处理家人、朋友、客户、领导等的矛盾十分重要。如果你正面临这样的难题,非暴力沟通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快来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