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家庭妇女,一天她买了一件衣服,回头习惯性地跟邻居显摆,却发现同样的衣服邻居比她少花了20元钱,于是她耿耿于怀数天。这人的格局就值20元钱了。
三个工人在工地砌墙,有人问他们在干嘛?第一个人没好气说:砌墙,你没看到吗?第二个人笑笑:我们在盖一幢高楼。第三个人笑容满面:我们正在建一座新城市。10年后,第一个人仍在砌墙,第二个人成了工程师,而第三个人,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有这样一句谚语:再大的烙饼也大不过烙它的锅。你可以烙出大饼来,但是你烙出的饼再大,它也得受烙它的那口锅的限制。我们所希望的未来就好像这张大饼一样,是否能烙出满意的“大饼”,完全取决于烙它的那口“锅”——这就是所谓的“格局”。
一个人的发展往往受局限,其实“局限”就是格局太小,为其所限。谋大事者必要布大局,对于人生这盘棋来说,我们首先要学习的不是技巧,而是格局。以大视角切入人生,力求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做得更大。格局决定着事情发展的方向,掌控了大格局,也就掌控了局势。
有句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说的就是一个人肚量大,也就是格局大。格局大才能做宰相,要装得下天下才行。
马云是一位格局超大的人,一手创办了阿里巴巴,现在却只占5%的股份。任正非的格局更是让人高山仰止,在华为还不到2%的股份,这得要多大的格局啊。所以他们的企业是中国最成功的企业,他们也是中国最成功的企业家。格局太重要了。
格局决定结局,结局决定人生。
什么影响和决定了格局呢?
视野对格局影响巨大。
视野,物理意义是指人眼固定地注视某一点或某一片区域时 ( 或通过仪器 ) 所能看见的空间范围,即通过眼睛所能看到的事物,同时也指人思想或知识的领域。
这里当然指的是人思想或知识的领域。如何扩展呢?我列一个公式:视野=学识+见识。
换言之,多读书,多行路。可以扩大视野,提升格局。
其实真的就是这么简单。
我记得自己刚出来工作的时候,在一家电子厂里上班,天天就围着机器转,围着工程的几十号人转,每天的所见所闻不过就是在那几十号人的工程里,连整个公司都看不全。
后来,各种原因换了好几次工作,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工作,不同的环境。尽管钱没有挣多少,但是学到了不少东西。
前几年,很多来自台湾的所谓的大师们,每人收费几千元,开一个两三天的课程,其中不少大师就宣称上完课人生格局能提升几倍几十倍的。我就曾经去上过,确实在现场听课的那一会儿,感觉格局好大,恨不得能把整个宇宙装到肚子里。可是,等上完课两天后,一切复原,原来什么样还是什么样。老师教学员如何提升格局,不要总是讨论那一点工资,不要总谈论几十块几百块的东西,要往大的想,往大的说,多谈几十万几百万的事。某些学员信以为真,张口闭口都谈以后做几百万几千万的事,具体如何做,谁知道。这不是一种自欺欺人吗?
如果拿几千块钱,上两天课能提升格局的话,那大家都是大格局的人了。
怎么可能?
提升格局,注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最简单有效的一个实战方法:读书+思考+旅行。
读什么书?
理论上读什么书都行,多读就好。但为提升格局,最好的还是先读历史,历史太重要了。我们有幸生活在中国,能从中国历史中汲取到的东西太多太多。当然世界史也是要读的,有时间也读读罗马史。百家讲坛的内容也不错,但不能全盘接受。
思考。尽信书不如无书,任何时候都是,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读书时,旅行时,多观察多思考是必须的动作,如此才能有收获。
多行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但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不过是个邮差。
读行思,相结合。才能看清这个世界,看清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
还是要来点实操,才有价值,免费被说只是鸡汤。
①先读历史书。精读《中华上下五千年》、《世界史》等。百家讲坛从先秦诸子百家一直到晚清的各段名家讲的历史听一到两遍。
②多行路。创造条件在30岁前应该绕地球走3圈,3圈,3圈。到发达的地方和欠发达的地方都看一看。
③思考和观察。读书的时候,旅行的时候,要思考和观察,最好能把思考的观察的内容记录下来。
④要学会一门外语。
花两年的时间,做以上的几件事,格局只会逐渐变大。
格局大了的好处,自己体会。
【开心一刻】
一女孩把新买的iPhone7放在钢琴上,她同学看到后说:真能装!放这么显眼的位置。
女孩笑了笑说:我弹着80万的钢琴,你却只看到一个7千块钱的手机。
女孩的妈妈对女儿说:你住着5千万的别墅,却眼里只有钢琴。
女孩的爸爸对妈妈说:你享有身价10亿的老公陪着,却眼里只有个破别墅!
领导对我们说:你们担负着总书记嘱托的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眼里却只有破工资!
过年了,大家注意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