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前,我在网上为自己购买了一本《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想着可以利用假期,跟随大师好好的追寻语文教学的本真,也算是给单调的假期生活一些别样的色彩。近日,读到了叶老关于作文教学的几篇文章,倍受启发,一点感想,写来与君共勉。
其实, 大学时就接触过这本书,但当时只是纯理论地学习其中的教育方法。如今踏上工作岗位已近十年时间,随着经验的积累,职业倦怠随之而来,迷茫中自己也开始慢慢觉醒并寻求突破,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理念恰好再次为我指明了方向。读叶老的文章,最直接的感受是说实话,不做作,虽是论述,但简单易懂。叶老一贯倡导“写文章就是说话”(见《谈文章的修改》),他赞同把“作文”叫做“写话”的提法,并且认为“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见《写话》)。
纵观语文课本中的作文训练,好多都貌似脱离学生实际生活,因此,学生常常是紧锁眉头、搜肠刮肚却写不出几个字。其实,我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虽说整天泡在教育教学中,等到写教学总结或论文,就皱眉叹息,说找不到东西、材料。其实这些现象都源于观察事物的浮光掠影,做事的马虎成性,过后又不及时总结反思,如此这般,如何能对身边鲜活的“第一手资料”有深刻印象?临到写作时又如何不绞尽脑汁、搜索枯肠而一无所有?
叶老认为生活是写作的源头。“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他在《作文论》中指出“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空口念着是没用的,应该去寻到它的源头,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来”。“这源头很密迩,很广大,不用外求,操持由己,就是我们充实的生活。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发挥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我们也常说,写作来源于生活,如果缺乏善于观察的双眸,文章是写不出来的。
在读叶老的论著时,我是感触良多的,不停在与自己的作文教学进行对比。以前只是简单的从自己的意志出发确定作文题目,并未真正去观察学生的生活,融入他们的日常,这种主观臆断根本无法触动学生的内心,从而也无法让他们有话可说。平时的作文教学虽然也有写作指导,但我所谓的指导与叶老的主张相去甚远,总以为华丽的外表、多样的艺术手法才会让作文更出彩,才能博人眼球,殊不知最真实的语言平白如话、朴实无华但却打动人心。
以前也坚持过几次下水作文,同一命题与学生一起写作,当时效果是很明显的,在与学生的共同写作中,现身说法,及时指导,与学生共情共鸣,与学生共同成长。但惰性最终将我打败,我输给了工作的繁琐,输给了生活的琐碎。以后谨遵叶老的教诲,多多下水,与学生共同成长吧。
这个假期,我在班级微信群里多次鼓励学生写作,自己坚持读书学习,坚持每日千字练笔,坚持每日读书笔记,虽然忙碌,但细心品味,这样的日子当真别有一番滋味。新的一年,让读书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期待与那个不一样的自己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