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暑假,今年暑假,各自经历了职场的一次失败;也体验了一次小成功,只是失败的结果影响大了些,而成功却只是随手摘来的一点自娱自乐。
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建设,面对失败,但当接受现实的那一刻,总还是有点失落。现在人们都用“尽力就好,一切随缘”宽慰他人,也宽慰自己,很对,事过无悔。不努力试一试怎么知道不行?试过了失败也是常有的事,谁规定试一试,试两试就一定要成功?如果是那样,成功岂非来得太容易?
那些得到的片刻欣喜,有那么一份幸运在里面,也有常年累积起来的一些努力。因为不是那么执着,随心所动,松弛感多一点,结果反而来得好一些。而我所面对的失败,也许是因为一点侥幸心理,努力又有几分?坚持是几许?功利性仔细想来,应该是少了一点点,而太过紧张太在意,反而没办法做得好。对于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是会随心随意地去跟着节奏走的,比如阅读和思考;对于有点勉强自己的事情,是不太愿意又不得不做地拖延着做的,比如职称和学带。有点想要,但又没有足够的动力,若不是被激怒了,这学期无用功又会省做下。我更多的是想要自由,想要活在当下,当下没有偷懒,那么就证明自己在认真生活。至于达不到某些高度,也是各种原因叠加,当然,最大的原因还是在自己,不想要,或者说是一直有“叶公好龙”的想法。真的不是因为喜欢,虽然知道评了能加工资,评了证明自己能力更匹配岗位。但真的不够喜欢,所以明知故犯,到最后回顾自己的闲暇时间,花在这个上面的多吗?很少很少,如果是工作没人做我会奋不顾身,但晋级不是基本够格就行,要足够优秀。在自己单位,一直努力着,但努力的方向和方式并未更多关注自我的发展,白天因为工作太累,一般晚上能不加班尽力不再去干。所以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一切都是循着命运的齿轮在转。
得失之间,看清楚自己,到底想要过上什么样的生活。不要沉溺于过去,仔细再想想,怎么过会舒服,有时钱很重要,但万物会平衡,勿贪多。失去的是本就不属于你的东西,何必觊觎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