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东北老奶奶的人生够别人遭遇几辈子。
第一回 夫死子散
那是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民国初春的太阳照在奉天一家私人诊所的窗台,诊所的医生邓先生和她的护士太太及两个儿子过着衣食无忧幸福快乐的日子。大一些的男孩5岁,小一些的男孩一岁,时常还会传来小儿子哭闹声。邓先生戴着一副圆圆的眼镜,斯文而儒雅,他的太太个子不高,眼睛也不是很大,白皙而文静。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温馨幸福的生活被天上隆隆的日本轰炸机打碎了。邓先生不幸被呼啸的炸弹夺走了年轻的生命,他的太太领着大儿子,背着小儿子拼命的奔跑,拥挤在惊慌逃命的人流中。就这样,邓太太跑了一整天,水米未进,当她们停下来的时候,邓太太背孩子的手已经肿肿的连在一起,打不开了。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一个带着两个小孩子的文弱妇女如何继续接下来的日子。她的家在轰炸中被摧毁了,无衣无食,无依无靠。襁褓中的婴儿饿得不停哭闹,接下来,她和她的两个儿子将何去何从……
春寒料峭的夜晚,格外的冷,她们蜷缩在一家门斗中与寒冷和饥饿斗争。邓太太在惊魂未定的恐惧中一夜未眠,美好的生活和她就是只隔昨日,求生的欲望让她鼓起勇气。她把尚在襁褓中的儿子送给了别家人。如果不这样,婴儿恐怕难以在这样的境遇中存活下来。她领着大儿子一路乞讨,日本兵在街上横行。
她们来到一家门口乞讨,如果再讨不到食物,她的大儿子的身体也是承受不了的。这样一直乞讨也不是个办法。开门的是一个接近中年的男人,这个男人微微有些胖,圆圆的脸,他好心地给了她们一斗小米,可是这生米到哪里炊熟呢?人在危难的时候,这一斗小米就是雪中送炭啊!中年男子将这母子俩请到了屋内,原来这中年男子姓刘,由于家里不富裕一直没有成家,靠给日本人喂马混口饭吃,听了这母子的不幸遭遇,暂时将她们安置在家里,为了生存,无奈为了一斗小米而折腰。邓太太嫁给了这个暂时的依靠。
第二回 刘家太太的传统生活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能够生存就已经很难得。邓医生的遗孀,旧社会的知识女性不得已嫁给了一个喂马的刘姓中年人,只能暂时放弃她所有的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开始了作为刘太太的传统生活。洗衣、做饭,喂马、扎草。这些以前都是由佣人做的粗活。她的大儿子一天天在长大,寄人篱下的日子不好过。经常会遭到辱骂。没过几年,刘太太为刘先生生下三个孩子,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每天缝缝补补,洗洗刷刷,日子终于捱到了日本人战败投降,人们奔走相告,举国相庆。
日本人虽然被赶出了中国的领土,但是那时的社会还是一片混沌。
国共谈判的破裂,是国之大事,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大事。内战爆发了。沈阳再次成为国共争夺的要地,炮声隆隆,硝烟弥漫。为了躲避战火,刘先生带着老婆孩子迁到了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境内的一个小镇。很快,东北解放了,到处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为了养家糊口,刘太太重操旧业,在镇子的卫生所做了一名护士。
第三回 大儿子的婚姻变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