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蒙台梭利的敏感期理论,三岁左右的孩子就会进入执拗敏感期,从一岁开始,孩子就会有选择性的听从父母的建议和指令,并伴随着不听从不服从的现象,喜欢说不我就要的话,到了最后,这些现象最笨变得更加的频繁。
但这并不代表孩子学坏了,其实这是孩子自我意识,在不断的发展言行上越来越独立了,有自己的思考和辨别能力了,因此进入了人生第一个心理反抗期,只有敏感期执拗敏感期。
由于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不完善,在不能按照父母的意愿做事时,他没有足够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要。
因此,只能用一些反抗行为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于是在绝大多数父母的眼中,这些就成为了孩子执拗偏激的表现,简单地说,侄女是孩子从一个完全依赖于他人到能独立面对这个世界的必经过程,基本上所有的孩子都会出现这个现象,而且会持续大于半年的时间。
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去引导孩子呢?方法一,多和孩子沟通,倾听孩子的心声与执拗的孩子和睦相处,首先应该尽量理解孩子,多和他进行交流沟通,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只有了解了孩子的心理发展情况,我们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解读了孩子行为背后的含义,用去正确的方法去解读孩子的执拗,才能避免和孩子之间的硬性碰撞。
如果我们呢,经常倾听和觉察孩子的需求和沟通目的,那么我们就能在和谐的情况下去满足孩子了,而不是让孩子用执拗的方式来达成自己的某些目的。
方法二,和孩子巧妙的说话讲究技巧性和执拗期的孩子说话一定要讲究技巧性,要求孩子做什么时,父母应该明确的告诉孩子,比如孩子爬高危险,可以叫他下来等等,父母不要用否定的词句和孩子说话,这会令孩子很敏感,换一种肯定和认同的方法去告诉孩子,效果就会很不同。
另外,父母在发布指令时,一定要在明确清晰的基础上,如果指令太多或者指令模糊,就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使他无所适从,因为孩子一般没有足够的认知能力处理过多的信息,被理解指令的各个意思,如果模糊的指令,不能让孩子明确的知道父母的想法,那么在发布指令时应该采用坚定的口吻,最好不要厉声说出。
方法三,顺其自然,孩子的逻辑就会逐渐发生改变,孩子为什么会在执拗期表现的性格暴躁乱发脾气?那么你们呢,因为两到三岁的孩子思维是直线型的,是不可逆转的,因此孩子在做某些事情时,他头脑中会形成一个预先的一个设想,假如这些设想被人打破,它就会特别的气愤,这时候我们应该理解,孩子这种思维的发展过程,最好是顺其自然,因为孩子的逻辑,这样子才能会逐渐的发生改变。
友情提示,只有我们理解了孩子掌握孩子这个阶段的心理特征,自然就掌握了引导孩子的法宝,需要注意的是,面对执拗期的孩子,切忌硬碰硬,要尽量创造温馨和睦欢快的家庭氛围,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孩子也会比较开朗,不较真儿,在孩子某些事情校正的时候,如果不是原则性的问题,那么我们可以做出适当的让步,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