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所说的视觉思维到底是什么?
什么是视觉思维?What's Visual Thinking?
前段时间有个很有想法的朋友问了我一个问题:“你们天天挂在嘴边的视觉思维到底是什么?能简单的解释一下么?”
我想都没想,脱口而出:“视觉思维就是用可视化的方式来呈现想法&梳理思路,从而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TA想了想说:“没太听懂,感觉挺模糊的。现在大家都喜欢造词,只要在XX后面加个思维,感觉就高大上很多,你们说的“视觉思维”是不是也是这样?“
TA接着说道:”我认为能被称之为"XX思维”的,它们背后一定是有一套完整的被验证过的逻辑或方法来做支撑的。就好比现在很火的【设计思维】,它之所以能备受亲睐,被谷歌IBM这些知名企业应用与推广,必然是因为它背后有这么一套清晰的被验证过的工作流程。那视觉思维有没有这样的一套逻辑或方法呢?
我沉思了一会说:“这个问题非常好,我暂时还回答不了你,但是我相信它背后一定是有一套逻辑或方法的,我回去研究一下再告诉你。“
现在我有答案了,在我看来:视觉思维特别适合用来处理复杂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背后确实有一套逻辑和方法的,而且非常浅显易懂,TA背后的逻辑就是:
【呈现关键信息 —— 提取/整合/归纳 —— 按某种逻辑排列组合】
【呈现所有关键信息】-我们的大脑就像是一个图书馆,里面藏书好几千万册,在针对某个要解决的问题时,并不需要所有的知识,只要找到所有的关键信息即可。有可能这些关键信息非常多,为了防止想到这个忘了那个的情况发生,我们要把这些信息全都呈现出来(用便签纸写出来或画出来)。
【提取/整合/归纳】-现在所有的关键信息都呈现在我们眼前了,内容太多了无从下手啊?怎么办?当然先整合归纳喽!把所有相似的,相近的信息归纳到一个类别里,不相似的归纳到另一个类别里,这样就可以看到几个大的类别。
【按某种逻辑排列组合】- 当出现几个类别之后,就可以按照某种逻辑进行排列组合得到你想要的解决方案啦。为什么是某种逻辑呢?这要看你的问题是什么,有的问题是先后顺序的关系,有的问题是相互包容的关系,有的问题是大小的层级关系,有的问题是位置交错的关系。不同的问题,遵循的逻辑也是不一样的,得出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
某公司邀请我给他们讲一堂“可视化应用”的课程,怎么去课程的内容怎么设计呢?
首先,把我所知道的和职场相关的应用场景都罗列出来。
然后,对这些场景进行整理,筛选出最关键的公司急切需要的情境来。
最后,对这几个情境进行优先级排序,再把我的内容重新设计一遍,完善更多的细节,形成一个针对企业需求的课程大纲。
这就是运用视觉思维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很简单的例子,如果你要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比如部门的发展规划、超市服务流程、学习体系的搭建等等,用这种方式你就能感受到它是多么强大。
我把这种视觉化的思考方式称之为:可视化的工作方式。它看起来很简单没什么了不起的,几乎所有人都会做。也正是因为它如此简单,绝大多数人才不屑于像我这样,把所有的信息都平铺到一面墙上来操作。他们还是习惯于在脑子里思考,琢磨来琢磨去却始终无从下手。
可视化的好处是让我们从细节中跳脱出来,站在上帝的视角来审视问题解决问题,当你对遇到的问题有了全局的认识,处里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可视化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让团队更多的成员参与进来,共同解决问题;正因为是可视化的,所有人都看到的信息都是相同的,大家就可以更好的沟通与协作。你不觉得这是每一个职场人所应该具备的技能么?
最后总结一下:我们所说的视觉思维就是这样的一种工作方式【呈现关键信息 ——> 提取/整合/归纳 ——> 按某种逻辑排列组合】,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掌握和运用的,就看你想不想啦~最近我查阅资料的时候,有看到一本书叫做,《Graphic facilitator's guide》作者Brandy Agerbeck对与视觉化的工作方式也有类似的观点,推荐给对可视化感兴趣的同学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