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产品感悟

2017年11月16日

1. 产品的每个功能,对应的都有使用场景,需要考虑场景是否成立或者场景是否为目标服务。

2. 另外,也需要考虑场景的出现频率,以判断是否开发此功能以及开发的优先级。

3. 电商发展的重头之一内容电商,但是内容也有不一样的。目前从反馈和趋势来看,用户更喜欢有故事的内容,故事中有真实的人物和真实的生活场景。如此的话,用户可感知的理解难度降低,阅读流畅度提升,趣味性也会增加,会将一种中性的感受转化为愉悦的感受。

4. 为什么做一款产品,都需要对它进行长远规划?因为产品很复杂,承载的页面和功能很多,而每个页面和功能的目的都不一样,而每个页面和功能都是其中一环,将这些串联起来,才能达到产品当初立项的目标。如果不做长远规划,则功能和页面的搭配就没有逻辑性和层次性,则会导致规划者和用户迷失,或者规划者的重复工作和部分环节缺失。

5. 我们是产品设计师,最终该怎么做应该由我们来决定。当用户不说需求而直接给出解决方案时,不要庆幸这么容易就得到解决方案,而是应该沉思和追问,在这个解决方案的背后,用户的真正目的和需求到底是什么。

6. 确定一个页面应该如何设计,需要经历以下步骤,首先确定页面在整个产品规划中所处的环节和这个页面在产品规划中的目的是什么,并根据此来定义页面的大致框架和内容。之后开始在框架中填充内容,至于框架中应当填充哪些内容,则需要两部分来作为参考,一是从竞品角度分析,看竞品在此模块都是怎么做的,都包含哪些元素,将所有元素罗列出来;二是根据此刻的用户场景和模块存在的目的考虑,常规情况下用户进入此页面看到此模块的场景是什么,我们又希望用户在此场景下针对此模块做哪些操作,那么展示的元素则是给到用户判断的依据并刺激用户完成操作,据此来判定留下哪些元素信息。最后,将元素信息根据优先级和用户习惯进行排布。

7. 产品经理到底应该关心哪部分用户的利益?还是要看产品当前的商业目标,毕竟产品规划还是要服务于业务,业务价值在一般情况下高于一切。

8. 一般情况下,指导产品经理判定解决方案好坏的标准只有两个,一是专业的用户调研,二是数据分析。为何说是专业的用户调研,因为一两个用户,而且是声音最大的用户,并非能代表所有用户,沉默的往往是大多数,而跳脚的少数并非能代表大部分用户,在这个时候就需要产品有更专业的用户交流和清醒且有魄力的头脑。数据分析结果一定是基于用户行为的分析结果,而非用户沟通的分析结果,很多时候,说一套做一套是用户的常见行为。

9. 如果是内容承载类的产品,在设计之前一定要问清楚运营希望放置的图片和文案的风格,另外就是产品的调性。

10. 听用户说远不如看用户做来的靠谱,用户的行为反映在数据分析上,因此部分情况下在产品的规划阶段,就需要把数据的需求加入进去,这是非功能类的需求,但是对于产品的尝试发展有很大帮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做事先做人,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如何做人,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也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一个人不管多聪明,多能干,...
    钟升龙阅读 2,299评论 0 0
  • 小小酱心情好的时候,中午会小憩一会儿,这个时候的小象进入她的梦境是轻而易举的。 有时候还会碰到一些透明的梦境,这些...
    小夙Sky阅读 3,258评论 0 0
  • 还记得上次你问我 这是个什么季节 我没有说话 你说 你闻见了花香 也听见了笑声 河边柳树 长发姑娘安静坐着 玩弄她...
    郁衡子阅读 2,44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