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我想世间万物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它们以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价值与内心的感受。或快乐亦或是悲伤。它们每天整日奔波劳累,只为换取些微薄的金钱。越来越变得功利、无法自拔。即使是走近书院,感受着浓厚的中国传统。也无法使它们的心有略微的改变……
佛把这种状态叫做痛苦,众所周知一个痛苦的人是无法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获得快乐的。想要快乐,就要先了解自己的内心。你是谁,为什么而活,从哪里而来?
当有一天你能够胸有成竹、信誓旦旦的去对身边人讲述这些问题时,你就寻找到了快乐。“戒定慧”是佛教启示众生远离痛苦,追寻快乐的基本之法。
“戒”就是戒律,懂得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够与人正常的交际,又不失宜。不使自己受伤,又不去故意伤害,就有了道,遵从了便有了德。
“定”是安定,是自己的内心静虑。在思考时能够不受外界的干扰。所谓外界便是佛中的“色身香味触法”。“法”对应人的意识,人们总是通过自我的经验来评价事物的好与不好,用意识与感官来作为区别差异的依据。如果一个人不能够从它的想法中走出来,那么它始终都是狭隘的、有我的,甚至于会因为利益与金钱和朋友的关系瞬间土崩瓦解,变得自私和贪婪。
“慧”即是智慧,佛说一个有智慧的人是不会痛苦的。那体现在内心的无我之上,《金刚经》讲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即非无我相、人相,众生相。禅坐能够让人的内心进入“空”的状态,从而使人了解自我、了却烦恼,便积累了智慧。
如果真的做到了,就真的会一直拥有快乐吗?不会,有时候人也需要一些苦的东西来让自己变得更加的刚强。
就像佛所说的:接受一些痛苦,是为了更好的找到自我,获得更多快乐。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