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文化在武汉

8月18日,紫荆·索菲亚(FMBA)湖北同学会正式成立。这天还有个重要的活动,就是同学一行10人参观了位于汉阳江滩的竹雕私人博物馆---竹韵堂。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竹制品的国家,竹雕在中国由来已久。竹雕又称竹刻,早期通常是将宫室、人物、山水、花鸟等纹饰雕刻在器物上。考古界认为,远在纸墨笔砚发明前,中华先民们已在柱子上刻字记事。这种最原始的竹雕,甚至先于甲骨文。直到宋代,竹雕业初露头角,明清时期,竹雕艺术达到鼎盛。

图片发自简书App

虽然竹雕在收藏界看来一直都是冷门,但武汉竹韵堂馆长夏先重却偏爱于此。他坚持收藏竹雕20余年,全国各地收集了近3000件宝贝,多为明清时代古物。三年前,这所私人竹雕博物馆—竹韵堂开始对大众免费开放。它是迄今全国规模最大、藏品最多的私人竹雕博物馆。

图片发自简书App
竹韵堂里,各种古香古色的竹雕陈列有序。“八仙过海”“四大天王”等根雕类的竹雕,都出自明清文人雅士之手。明清时期,文人士大夫写竹、画竹、种竹、刻竹蔚然成风。明清竹雕的传世品,一般浑厚古朴,构图饱满,刀工深峻,常做深浮雕或透雕,线条刚劲有力。品种以笔筒、香筒为主。清代前期尚有明代遗风,表现技法更为多样,浅刻、浅浮雕、留青、圆雕等同时并行;除笔筒、香筒外,臂搁、竹根人物、动物与山石具备,制作精致工整,细巧秀雅。
图片发自简书App
竹韵堂收藏的竹雕作品多取材于成语或民间故事,人物、场景刻画得纤毫毕现。而兼具实用价值的笔筒、臂搁、砚台、果盘盒、小桶等,也是应有尽有。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竹雕不仅是一种工艺,更是一种文化,从中折射出一种虚怀若谷、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的存在注定要靠代代竹人的刀刀留痕。这也正是竹雕博物馆建馆的意义所在。

竹雕作品存放起来并不太容易,要保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否则就会使竹子纤维发生开裂,败坏品相。为了保护和传承竹雕这门古老的艺术,竹韵堂聘请专人打理和做讲解。经营竹韵堂一年要花费20多万元,都是夏馆长自己贴钱。他认为,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希望通过做竹相关的文创产品、文创产业来实现自我反哺功能。

图片发自简书App

目前,竹韵堂已开发的文创产品以文房用品为主,研发设计结合了武汉知音文化、桥文化、古琴台、晴川阁、大禹神话园等地域文化,极具武汉特色。以金丝楠、紫光檀、酸枝、小叶紫檀为主要材料,通过现代高科技手段高仿复制,配以传统手工技法,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完美结合。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夏馆长表示,他将筹建中国最大的竹文博园,依托竹雕博物馆和竹艺术生活体验馆,打造集观、赏、食、品竹为一体,且具有休闲娱乐和商贸购物功能的全产业链文化创意产业园。武汉现在比较有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园有汉阳造、江城壹号、楚天181、嘻空间、武汉创意天地等。

图片发自简书App

经济学家认为,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时,国民的文化需求将出现井喷,由此带动文化产业异军突起,成为经济转型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2016年,武汉人均GDP已超过1万美元。至2020年,将建成与超大城市相匹配的文化产业功能体系。而只有将文化与创意碰撞出更多有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产品,才会吸引更多人来关注传承博大精深的荆楚文化。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花村辉辉:受不了了啊啊啊! 花村辉辉:啊啊啊啊啊!搞什么,居然……居然做出这么差劲的东西来!简直是……听好了啊这种...
    热情的活力莉莉阅读 4,760评论 0 0
  • 前言资料:《劝学文》或称《劝学诗》,是宋真宗所作,以白话文所写,目的是劝勉男儿努力读书,透过出仕来达成自己的梦想。...
    皇氏三墳阅读 3,856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