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一次在分享会分享读书心得,觉得是一次很好的体验。讲的好不好不知道,总之老师们的支持让我很感动。
讨论的主题是六大流派对攻击性行为的看法。
对攻击性研究的比较多的是精神分析流派和社会学习流派。精神分析流派比较关注攻击性的起因。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关于对攻击行为的观察。他们更加关注攻击这个行为本身。杜班拉认为从观察到表现出攻击须经历四个阶段:注意,记忆,表现,期待。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没有表现出攻击行为。
我家小米诺,一岁多,大多时候跟着他奶奶,他奶奶在小米诺很小的时候就时常拿着他的小手打自己的脸,或者打别人,每次打完还会说打的好,或者咯咯的直笑。现在小米诺会无意识的去打人,包括我和他爸爸。有段时间我很苦恼,就问米诺爸爸怎么办?这样长大的话以后会不会变成攻击性比较强的孩子?米诺爸爸说:米诺打你你就打回去,让他产生痛感就可以了。他打我我就是这么做的,他现在不会打我了。其实他并不是谁都会打,他只会打亲密的喜欢的人。等他长大一点我会选择和他沟通。
聂老师说有攻击性的孩子是很有力量的,关键在于你如何将他的力量进行转化。如果他不选择攻击,他可以选择做出什么样的行为?这是留给我最深刻的思考。我想想也是,我们只想到攻击是一种负面的行为,比如打人。班上孩子出现了这种行为,我一般处理是讲道理,但是他这种行为并不会因此减少。这学期这些孩子都加入了足球队,成为了别的班级强劲的对手。他们的课间基本都花在了足球场,打架事件也减少了。但是到了下雨的天气,拥挤不堪的教室和走廊还是会免不了会成为他们打斗的现场。
让我思考的是班里那些不喜欢户外运动但是有攻击力的孩子,他们的力量又可以进行什么样的转化呢?像有老师说的,创建一个充满爱的集体,有了爱这个大环境,孩子们的攻击性会减少。也许我们班级需要举办这样的活动来增加孩子们之间的信任,让孩子们之间多点爱心。也许我需要将这些有力量的孩子尝试加入班级管理,让他们的力量得到运用。
现在我更加坚信强化对于孩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