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尼卡》——毕加索一百多年前告诉我的事

今天给大家来聊聊这幅世界最为著名的反战油画。


1937年初,格尔尼卡被德军轰炸,死伤无数。毕加索得知此事义愤填膺,用自己的语言控诉这残暴的法西斯。于是这幅长7.76米,宽3.49米《格尔尼卡》就此诞生了。


这幅作品直接而强烈的让人们感受到了压抑,不安,恐惧甚至绝望。这是因为他直接选用了黑白灰来作画,并以他独有的立体主义手法和超现实主义手法辅以几何线分割,扭曲达到剪贴画的视觉效果,一块叠一块的“剪贴”图形,使画面更加支离破碎,也更凸显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破坏。


画面以代表着西班牙的站立仰首的牛和嘶吼的马为构图中心。(西班牙以斗牛闻名,战争多用马代步。)

画面左侧是一位悲痛欲绝的母亲怀抱着因轰炸而死去的婴儿仰天大哭。

在她的旁边是一位手中拿着断剑倒下的士兵。(可以想象这是一位奋战到最后一刻的英雄。)

士兵上方的墙上有一个小鸟形状的涂鸦被打破了。(从涂鸦可以推测是小孩所画,小鸟又是自由的象征,得出的结论就是战争破坏了人们的自由,摧毁了人们的希望。)

在断剑的旁边有一朵开放的小花。(不知是对死去战士的哀悼还是人们对生命的渴望?)

接着来到画面右上方,一位妇女举着一盏发出微光的油灯从窗户探出身子,像是在追寻着什么。(不知为何看到这个人物脑海里直接联想到的是高举着圣火自由女神,或许追寻的就是自由与和平吧。)

她的右侧是一位妇女在废墟中探出身子,大声呼救。

在这位呼救妇女的左边是一位拖着沉重步伐仍追寻着那盏像眼睛一样的顶灯的女子。加上几何线的切割,感觉灯的光照在了她的脸上,使得她看起来没有其他形象那么的痛苦。(我想,这像眼睛的灯就是他们的希望之光吧。又或许是这样惨状的场景一定会被世人所看到的。)

一个个形象生动的揭示了毕加索的反战决心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说句题外话,作者认为妇女儿童是战争最大的受害者,所以他画的人物形象多以女性来表达。)


这是一位拥有传奇人生的天才的画家,在那个时代他用自己独有的绘画语言(从事物的内涵去认识和,解析和拆分,通过不同视角的观察直接将物体二维的画在一面上,打破了延续了几百年的透视法。开创了属于他的时代。)


下面是他其他的一些作品

斗牛士》

九岁的他画的第一幅油画,天才总是不一样的。


《亚威农少女》

这幅画画好后放置了很久,再拿出来的时候,世界上便多了一种画派——立体主义画派


《梦》

画中的主角是他众多情人之一


毕加索一辈子有过许多女人,这些女人可谓是他创作之一的灵感来源。他还是位营销大师,在自己到人生地不熟的巴黎时,为了把自己的画卖出去,他雇佣了几人,轮番的到艺术商店询问是否有毕加索的画。使得这些商店的老板对他十分的好奇,一段时间后,他巧合(故意)的出现在他们面前,至此名声大躁。但是,无论多么高超的营销手段都离不开他自己真正的实力做依托,所以实力才是硬道理。


他是为及其高产的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37000件,包括:油画1885幅,素描7089幅,版画20000幅,平版画6121幅。


并且他以40%的高票当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十位画家之首。


这是一个话题性十足的天才,关于他的故事是这一篇小小的推文讲不完的。或许以后会单独写一些他的故事分享给大家,今天就不多加赘述了。


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在努力生活的同时也不能忘记那些峥嵘的年代。感恩和平,感谢生活。


祝好梦

晚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篇文章是我在网上找的资料东拼西凑而做的读书笔记。仅有关于画面细节部分繁体字是我自己所写。 毕加索【格尔尼卡】赏析...
    艾一呆阅读 4,033评论 0 5
  • 前几天有人在微博问我如何学习C语言。之前也有人咨询过类似的问题。我把我学习一门语言的过程唠叨下,仅供参考。 我学习...
    信海龙阅读 576评论 2 1
  • 1.弱肉强食的远古时代,脑容量仍然是决定生存在食物链哪一层的关键。 2.人的本能都会干脆利落的做取舍,偏偏现在被现...
    刀叨姐阅读 130评论 0 1
  • 我是一个最爱花草的人。每次出门,只要看见有卖花草的,就会买几盆回来。家里客厅、阳台和飘窗上都摆满了花花草草,什...
    玫兰妮阅读 482评论 0 3
  • 推荐使用mermaid,支持流程图、时序图、甘特图的绘制 UML流程图 语法参考:https://github.c...
    vv源vv阅读 40,190评论 1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