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看了克莱因写的《爱、罪疚与修复》,是一本关于儿童精神分析的著作,之后便对孩童时期对人造成的影响十分痴迷。因我有一个2岁的宝宝,而我知道0-3岁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最重要阶段,所以看了由德国著名心理医生斯蒂芬妮·斯蒂尔所著的《给内心的小孩找个家》,了解安全感缺失对成人造成的影响,在分析自己性格问题的同时,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
作者在书中指出,不管你性格如何,是暴怒,是温顺,还是追求完美,喜欢攻击、控制和逃避等等,都是因为童年时你的基本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结果,即没有在家中获得原始信任。而原始信任是指一种生活和生存上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来自孩童时期在家中被认可、受欢迎的感受内化,有了这种安全感,我们才能变得自信,并敢于信任他人。
在幼儿园门口,我们时常会看到这样一个场景,孩子大哭大闹,就是不去幼儿园,任父母怎么哄骗都没有用,最后只有狠心扔下孩子,父母快速离开,这时孩子反而会哭的更大声,撕心裂肺。而有些孩子则会高高兴兴的冲进幼儿园,不顾父母的叮嘱。为什么会造成这样极端的反差?
“原始信任就像内心的港湾,能够给予我们支持和保护。”那些乐于上幼儿园的孩子,我想在家中一定是获得了父母满满的爱及认可与支持,即使与父母分开,但是他们的内心是充盈的,这份获得信任的安全感足以让他们去抵御外界的各种变化,也能够更加客观的看待自己。
而那些哭闹的孩子,本质上其实是原始信任的缺失。原始信任的缺失,让他们难以感受到来自内心的依靠,总是希望别人可以给他们提供安全感、保护和庇护。而这些没有获得原始信任得孩子长大后,自我价值感就极低,总是会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受到伴侣、上司或者是朋友的喜欢和欢迎,在人际交往中也会常常出现各种问题。
之前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欢乐颂》,剧中樊胜美的人设是拜金、现实、办公室油子、捞女,但同时又仗义,讲义气的矛盾的女生。生长在重男轻女的普通家庭,父母的不公,哥哥的败家,这些让她从小就没有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庇护,也没有得到原始信任。
“童年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给了人的行为喜欢和自我价值感。” 所以樊胜美表现出的恐惧、不安、不遗余力的保全自己,都是童年的经历给她内心的小孩造成的影响。由于童年没有得到认可和保护,她的内心一直处于饥渴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饥渴状态并不会消失,反而会愈演愈烈。
正常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就会通过非正常的方式获取。
所以樊胜美就从王柏川身上去汲取她想要的,把希望都寄托在王柏川身上。所以剧中她一直在剥削王柏川,满足自己内心的渴望,当她发现王柏川无法满足她的时候,悲伤、失望、不安等负面情绪一拥而来,就像她儿时的愿望无法满足一样,她再次陷入黑暗之中。
但没有一个父母是完美的,也没有一个人的童年时完美的。任何父母给孩子除了带来积极影响之外,也会给他们留下负面的记忆,而这些负面记忆将会限制他们的发展,阻碍了他们与他人之间的联系。
所以作者在书中提出一条对所有人有适用的法则:只要与内心的小孩建立起友谊,我们就能获悉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和所受的伤害,治愈精神创伤,提高自身的价值,而我们内心的小孩也将找到他自己的家。
身为人母,我们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与自己和平共处,给孩子一个健全而又幸福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