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菏泽两地,多植牡丹,自隋以来,久负盛名。若观赏牡丹,非此二处不能尽兴,余者皆不可与其媲美。
牡丹原产华夏,通株为宝。丹之皮,可入中药;丹之籽,可榨食油;丹之叶,可提染料;丹之花,可制香茗。牡丹花开,花朵硕大,花形多姿,花色百样,一株多花,一花多色。观之仪态端庄,雍容华贵,百花丛中,唯有牡丹为最。因此千余年来冠压群芳,被尊为“花中之王”。
牡丹有用,故丹农苦心经营;牡丹好看,故游人远行而观。至于我,偏偏就佩服牡丹的胆量和品质。
一代女皇武则天,其姿色之美,权势之大,地位之高,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古往今来真正唯一女帝。号令天下,万人万物,何者敢违?隆冬时节,大雪覆地,女皇饮酒作诗,酒酣醉笔下,诏曰:“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催”。百花慑于帝命,一夜之间绽开齐放,唯有牡丹抗旨不开。女皇勃然大怒,遂将牡丹贬至洛阳。刚强不屈的牡丹一到洛阳就昂首怒放,女皇便又下令烧卒牡丹。枝干虽被烧焦,谁知次年春,牡丹反而开的更盛,更艳,更欢。女皇一怒贬洛阳,女皇再怒火焦骨,可憎皇权之淫威。牡丹一抗不随波,牡丹再抗志不移,可佩丹骨之秉质。
历代文人墨客玩味和吟咏百花,诗词歌赋,谱曲起舞,弄出许多花的奇闻异事来,其中最令人神往的便是那十二月令花神。花开四季,月月有花,于是十二个月的代表花就各有司花之神。牡丹花开在四月,故四月为牡丹花神。花分雄雌两性,神有男神女神。牡丹的男花神是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欧阳修,也有说是诗仙李太白。女花神有说是杨玉环,有说是貂蝉,大多数人说是丽娟。据史载,丽娟是汉武帝的宫人,玉肌柔软,吹气如兰,她于芝兰殿旁歌《回风》之曲,庭中树花为之翻落,是谓“曲庭飞花”,武帝尝以衣带缚丽娟之袂,闭于重幕中,恐其随风而去。无论如何,能供奉为牡丹之神的标准应该是,男神刚正洒脱,文采飞扬,名斐四海。女神貌美倾国,玉笑唇香,才艺绝伦。男神、女神都必知花,爱花,惜花,护花。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到洛阳赏花,洛阳人说洛阳牡丹甲天下。到菏泽赏花,菏泽人说曹州牡丹甲天下(菏泽古称曹州),若两地人试问于我,我必答:中华牡丹甲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