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内耗,都是因为你活在别人设定的规则里

这个春天,有点难过。

满大街都是疲倦的年轻人。低能量的人,日复一日被生活推着走,上班是唯一的节奏,生存是全部的主题。

命运的担子再重一点,他们连抬头看世界的力气都没有,只能埋头向前,脸上无光,目中无神。

大家都在时代的浪潮里浮沉,挣扎着、对抗着,试图不被卷走。

有人可能会反驳:不是所有人都这样啊,明星、富人、成功人士不都活得很好吗?

但事实是,当你羡慕某个人的生活时,只能说明一件事——你跟TA不熟。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02

漂亮的人,往往比普通人更焦虑容貌,尤其当美貌变成“资本”,维持这份资本的压力就如影随形。

有钱的人,可能比普通人更害怕贫穷,因为他们最执着的就是金钱,越抓取,就越恐惧失去。

中产阶级,是最害怕阶层滑落的一群人,因为他们最清楚“掉下去”意味着什么。

一个人最引以为傲的地方,往往也是他最害怕失去的东西。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人们并非主动选择了某种生活方式,而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着走。真正去追求内心所爱的人,始终是少数。想在这片泥沼里不被污染,是极难的。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在“卷不动”与“躺不平”之间,形成了一场拉锯战。挣扎的人疲惫,躺平的人焦虑,本就不多的能量,就这样被生活榨干了。

03

人,仿佛被困在了身体这座牢笼里。

是不是只能如此?是不是环境不改变,我们就注定无法改变?

如果世界不好,我们永远不能好,那这世间永远不会好,因为外界永远在变化。

如果一个人的幸福,只能依赖某种“环境指标”,听起来是不是更像是一套程序?

要达到B的目的,必须投入A的条件——就像一台被精准设定的机器。

我们被环境植入了一套套规则和枷锁。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做到某件事就会快乐,可真相是:做到这件事,并不是为了让自己快乐,而是为了让那些“设定规则的人”满意。

还记得吗?

兴高采烈地拿着90分的试卷回家,换来的却是质问:“怎么不是100分?”

吃得开开心心时,被一句“胖成猪了”扫掉所有好心情。

自在享受单身生活,却被告知“没有婚姻和孩子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是谁在告诉你,罗马才是唯一的好地方?

如果你连“想去哪里”的权利都交给别人,那无论你走到哪儿,终点都不会是幸福。

电脑程序的规则是被植入的,而人真正的幸福,应该是自己生发的。

我们终归不是机器人。

那么,我们该如何找回自己的心?

04

大学里有一句话: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知道目标所在,才能坚定志向;志向坚定,才能不被外界纷扰;内心安定,才能思虑清晰;思虑清晰,才能做出真正合宜的选择。

每件事都有本末,每段路都有始终。明白先后次序,才能真正走近人生的真相。

很多人说:“我要先经历、体验,才能相信。”

可如果一件事已经亲身经历了,那还叫“相信”吗?那只是逻辑判断。

真正的相信,是当你坚定地选择做一件事,整个宇宙都会为你开路。

如果你相信自己本自具足,那就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剥去外在的枷锁,让自心自由生长。

这,才是一个人解决内耗焦虑,恢复能量的根本方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