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汤主之。

3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汤主之。

葛根黄芩黄连汤方

葛根半斤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黄芩二两(味苦寒) 黄连三两(味苦寒)

右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刘渡舟

这一条论述的里热夹杂表邪下利的证治。由于医生误用下法导致表邪内陷,出现腹泻不止。腹泻到底属于虚,还是实,还是热,应该根据脉证来判断。

脉促,脉数而迫切,不是数而中止的促脉。数为里有热,同时说明阳气盛,所以表邪没有完全入里,所以表未解;表未解同时又有里热下利,可称为里热夹杂表邪下利,或者叫协热利。表邪束缚肺气不宣,所以喘。既然是热利,必然有大便污秽,暴注下迫,下利肛热的表现,治疗就用表里两清的葛根黄芪黄连汤。

葛根用半斤很少见,解肌清肠胃;黄芪黄连清里热止利,从用药看,这里是表邪少儿里热多,三分表证七分里证。

胡希恕

本来是太阳病桂枝证,发热汗出,恶风脉缓,但是医生用了下法,外邪乘机入里,发生下利不止。表证的时候,关以前的脉是浮脉,寸脉独浮。喘而汗出说明表里俱热,热向上涌,所以会喘;汗出一方面是里头热,一方面是桂枝汤证买有解。这时就要用葛根黄芪黄连汤了。这个方子用在小儿痢疾时候挺多,葛根不能用少了。


刘志杰

脉促是寸脉浮尺脉虚不足用的状态,用了下法,引邪入里但是还是有表证。阳明里证一般是实证,也有烦证。太阴病寒性自利,阳明证典型就是大便干燥伤津液,比如白虎汤。

烦证是多种疾病的共同表现,烦就是火不盛才有的,火盛了就是燥。这一条就是表证不解,还入了阳明,阳明火力不足,结果用了下法导致里虚,病邪入里了。风邪入里,就是张扬疏泻,这是表现为湿热下利;表邪存在就和肺有关系。胃气在中焦,有上焦引导就向上,有下焦引导向下,这时上有外邪,里有湿热,就表现出内不实而疏泻,外有表邪存在,一个下泄,一个上蒸。

阳明自利,起码有肛门灼热的表现,不会像三阴证水样,或者完谷不化。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桂枝汤类方 1、桂枝汤 适应证: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
    听莲阅读 8,711评论 1 6
  • 如果需要原文档(因文体限制,部分表格无法呈现)请联系QQ1769090563 本文由中医仲景协会整理收集 《内经选...
    陶墨阅读 35,155评论 0 33
  • 论人法于天地 [原文]人者,上禀天,下委地,阳以辅之,阴以佐之。天地顺则人气泰,天地逆则人气否。天地有四时五行,寒...
    天一书社阅读 11,951评论 0 18
  • 最近在兼职家教,越来越不想去,越来越不喜欢,甚至对小朋友已经有了阴影。我还是比较喜欢跟孩子相处的,比较喜欢带小孩子...
    二月的小狮子阅读 1,670评论 0 1
  • 大学遇到了三个人, 一个哲学家, 一个心理学家, 另一个是自己。
    珏_恰好阅读 76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