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说:“君子不走捷径,不图虚名,锱铢积累,艰难前进。它的成功也许比别人晚,但如果一旦成功,就将是一飞冲天,直入云霄。”
箔云甯说,众人可知芈八子,它是中国史上第一位女政治家,秦皇赢稷的母亲:芈宣太后。”
众人都说不清楚,箔云甯说,不清楚就来讲一讲它的故事。
芈八子是楚国人,生于楚威王时期,楚威王是个非常了不起的帝王,楚国在它的治理下,曾立于时代潮头,全领风骚,风靡一时。
一个国家的兴衰,伴随的一定是内忧外患,这不是今天讨论的重点。
有位作者曾经说,如果袁崇焕搭配的不是崇祯帝,是朱棣,那明朝灭亡的可能性应该更少。
崇祯帝没有不好,不好的只是它身边的人。
但是,芈八子最终能走向政治的巅峰,最关键的是它早期遇到了屈原、接着又遇到秦王、然后遭遇了夺嫡之战。
最終在时代的推动下,它踏入了政治中心,还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政治家。
实际上,如果它是有选择,刚开始就会与黄歇结成小家庭,过一个稳定的小日子吧。
生活总是充满了不确定,最终它没有如愿,跟着芈淑陪嫁到了秦朝,在阴差阳错之下,它又成为了秦王的王妃。
在楚国,它的母亲早去逝,它有父亲的关爱,但父亲不常在家,在自生自灭之下,环境是异常的复杂,它的性格,带着天生的野性,从小它就爬树扒鸟窝,经常与猎犬战斗,御膳房偷食物吃。
也就是说,它虽然是一个公主,但没有一点公主的样子,更可怕的是芈茵与威后,还一直追着它打,但幸运的事情是,跟着屈原的学习。
人生不就是这样,在成长中,一路伴随的都是挫折与痛苦。
上帝给它关上了大门,就给它留下了一扇小窗,与知识的邂逅,才是改变它命运的密匙吧。
这一点,也将伴随它终身,成为它的护身符。
最终,它选择离开楚国,最主要的问题是威后与芈茵吧,在那里,它只能活在夹缝中,看透了这一点后, 它坚定地选择了跟着芈淑陪嫁到秦国。
一是为了与芈淑在一起,二是为了远离灾祸,三是跟着时代走,走一步算一步吧。
原生家庭不好的人,经常要在弯路上徘徊多年,遭遇突变,在转折处才有可能突破。
有位心理学家说,不被爱的孩子,你养成的讨好习惯,就是吸引负能量的基石。
它不仅可能将你推入火坑,还有可能将你带入深渊,令你活在泥泞中,永世不得翻身,这是一件多可怕的事呀!
到了秦国,本想着帮芈淑排忧解难,但由于摄入权力过度,弟弟魏苒落入危险之中,它无法,选择了去求秦王,最终经过多方考虑,它选择了用权力去保护它自己与身边人。
那以后,它就进入了权力的中心。
对它来说,这一段时间是它最幸福的时光,有句话说,在大雨滂沱之中,所有的岁月静好,不是有人在上面撑伞,就是有人在背后撑伞。
而没有伞的人只能在大雨中努力地奔跑,一边跑一边擦水,不时地说上一句,这个鬼天气真是欺负人。
但还不能去抱怨,因为抱怨,带来的负能量更多,除此之外,它们没有一点别的办法,这个也是许多底层人的生活状态。
智者说,凡事都不能过度,过度了随即而来的就有可能是灾难。
秦王对芈八子的过度宠爱,没有伴随它一世,在它30岁左右,秦王就匆匆忙忙地走了,就留下它一个人,还带着一个孩子,
它们被送到了燕国做质子,历经了诸多的磨难,在芈茵的一路追杀中,也没有见到易后。
于是它们只能躲在嘈杂集市的一个角落,过着不富,但不必担惊受怕的日子。
紧接着,秦朝经历了武王过世的一个动荡时期,它被接回了秦国。
为了扶持赢稷坐上帝位,它成为了外交家,与此同时,它与朝臣们一个个地过招,最終它借着胡人的兵马,成为了胡人的妻子。
这个女人,真不是简单的人,成长为了一个相当复杂的角色。
在制作兵马俑时,它说想留下的是秦兵一路走来的历史,是于战争之中爬出来的尸体,是马背上人们的英雄风采。
所以才留下了今天浩浩荡荡的秦兵马俑。
生活的苦难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灭一个人,成功经常隐藏在苦难里,如果不能发现它,它就会与你擦肩而过。
但是苦难也会吞噬幸福,为了正确的理解苦难,我们一定要正视它,从正面去理解它,令苦难的价值不要落入低俗。
《天道》里有这样一句话:“当你觉得一个人总是平静如水、不争不抢、没有攀比之心时,一定要高度关注,这种人的思绪和策略难以预测,不可能是轻易能触碰得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