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己

下面这个故事到处流传,我不知道最早是谁传出来的。我第一次读到这个故事,是在《李敖大全集》里。
  徐复观第一次去见熊十力,是身着陆军少将军服。徐复观向熊十力请教该读点什么书,熊十力向他推荐了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徐复观说这本书早已读过了。熊十力面露不悦之色,说你并没有读懂,应该再读。
过了一段时间,徐复观再见熊十力,报告《读通鉴论》已经读完。熊十力让他谈谈心得,徐复观就谈了许多对王夫之的批评。
  熊十力还未听完就开始破口大骂:你这个东西,怎么会读得进书!任何书的内容,都是有好的地方,也有坏的地方。你为什么不先看出他的好的地方,却专门去挑坏的;这样读书,就是读了百部千部,你会受到书的什么益处?读书是要先看出他的好处,再批评他的坏处,这才像吃东西一样,经过消化而摄取了营养。譬如《读通鉴论》,某一段该是多么有意义,又如某一段理解是如何深刻,你记得吗?你懂得吗?你这样读书,真太没有出息!
  多年后,徐复观回忆到:这对于我是起死回生的一骂。恐怕对于一切聪明自负、但并没有走进学问之门的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都是起死回生的一骂!近年来,我每遇见觉得没有什么书值得去读的人,便知道一定是以小聪明耽误一生的人。

</br>
  本想写文章痛批今日两则朋友圈消息(一为学校庆贺李晓刚《nature》发文令我戚戚然;二为北科大校友会学生会分会发文冶金院团委书记杨某采访,一干狐朋狗友捧场,看得我怒骂一群猪狗毫无立场),方才下笔时,迟迟理不清思路,不明白何处该骂,且有对自己的怀疑——是他们的确该骂,还是我是非不分——确是我糊涂了。
  使我转变的是换位思考。他们庆贺发文错在哪里?他们的兴奋得意有何不妥?首页新闻,公众号推送,学子路横幅,这些够得上过分吗?同腐蚀梯队毫无关系的同学如何不能得意?我校行政人员如何不能自喜?
  杨某的工作难道够不上称职?杨某的能力是不是比多数同行出色?学工人员圈子是不是长久以来风气如此?难道我本人就不沾次陋习?我又有什么能指摘他人的地方?
  今日本是感恩节,权且化用一下——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和周遭世界信息交换,倘若天天不满,日日不忿,绞尽脑汁想象着阴暗肮脏腐臭的一面,还如何摄取营养?还如何成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岁月如歌,20年之后你想起的大学生活,还记得什么?裴德峰下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八月十五班级用洗脸盆包的饺子,元旦...
    洛飞扬阅读 327评论 0 0
  • 良辰美景五湖通,朝暮相亲若未逢。酒色金银贪欲广,谁贪明月与清风? (新韵,2017-04-07)
    西江古月阅读 356评论 12 7
  • 我第一次看莫言的书,看的是《檀香刑》!震撼到了,用“可怕”二字形容,这种风格第一次接触到!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我...
    丘比特之翼阅读 17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