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还一直以为虚构类与非虚构类的作品之间是完全隔离的世界,最近上课却发现这两个完全就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故事与议论文之间的交叉读写训练颇有好处。
这样的一本短篇小说集,让我体会到什么叫经典,这些作品经得起反复阅读推敲,细细品味,引起世界上各个年龄不同生活经历人们的共鸣。但愿中国的语文教学能早日走出四大名著的约束,才能让孩子们更多的和文学找到共鸣,也找到自己的创造力。
写作入门的最后一个单元,我们读了一本小说《芒果街上的房子》。这是一本很奇妙的小说,我见过小学五年级(56号教室)拿它做课本的,更多的是初中高中乃至我们现在到大学还在用它做课本。
故事写的是五六十年代芝加哥的一个拉美裔贫民区芒果街,一个小女孩在这里从七八岁逐渐长大,她在这个街上见到的点点滴滴。贫穷、折磨、痛苦、成长、耻辱、性骚扰、社会对女性的羞辱,年轻人和他们父母的关系,生活中各种的复杂,通过孩子的观察和口吻简简单单地白描出来。
我几乎从来没有这样读过一本小说。每个故事都读好几遍,细细的寻找故事里面的线索,和深刻含义。也不知道是因为天生粗线条的思维,还是小时候看书总是囫囵吞枣,求快求多不求深,我成人后几乎只读非虚构类的书,不怎么读小说,嫌信息量太少。但这次仔细读这本短篇小说集,才体会到小说带给人的信息和深思一点也不比经济政治书少。
一篇一篇地读下来,一点一点的印象汇聚在一起,看见了贫穷的芝加哥街头,看见了女性在婚姻枷锁下的挣扎,也看到了生命的顽强。这个单元,我们的写作除了每次上课的随手写外,还要写一篇关于自己名字的短篇小说,一篇简短的议论文,和期末考的一篇议论文。这次从来没有写过短篇小说的我竟然轻轻松松地写了一篇关于自己名字的故事。看来书读多了,写作自然轻松了。
我写东西一向不喜欢引用名人名言,总觉得我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如果能挖掘得够深刻,带给读者的共鸣应该会更强烈。现在读芒果街上的房子更让我觉得小说极少引用名人名言,他们完全依赖的就是作者自己的生活和体验,唤起读者的共鸣。
以前一直以为虚构类与非虚构类的作品之间是完全隔离的世界,最近上课却发现这两个完全就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们在学习议论文的时候,读了一组文章讨论大学无薪实习。老师让我们虚构一段对话来讨论这个主题,还邀请同学到讲台上来表演自己的小短剧,当时感觉非常有趣,很好的一个吸收和反思的过程。我在思辨阅读写作课上读的关于穷人租房被驱逐的2016年纽约最畅销书《驱逐》,更是把个人故事和数据分析历史讨论融为一体,成为极其有力的写作手法。这下我可明白故事与议论文之间交叉读写训练的好处了。
这个单元的议论文主要是分析这本小说。老师很详细的介绍议论文主题的三步提炼法。首先是根据自己的观察写下一个客观描述,然后对这个客观事实加以理解、引申,提出一个可争辩的主题,最后再把这个论点扩大去展现它的重要性,也就是观察、演绎、重要性。用这样的方法来立论就可以保证论点既可争辩又不无聊了。很佩服老美这种把作文变成舞步一样的训练法,当然老师也一再强调学规矩是为了打破规矩的。
说到小说解读,老师讨论了 theme 主题深意,symbol 符号标志,和 metaphor 暗喻。我忍不住问起今年浙江高考那个网红题死鱼眼睛的解读。老师也乐了,说要反复出现的事物才能叫做标志符号,其他的不必过度解读。
《芒果街上的房子》的文字很美,童言童语,朴实简练又充满深意。一遍遍地读过去,一个个无奈的已婚女子,一个个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少女,都跃然纸上,越发让人看见父权文化中婚姻的残酷,把希望寄予别人的人生路充满了陷阱。我说起中国近年的小三危机,同学们也说起美国的糖爹,老师忍不住点出了一句为什么不同文化有这样的关联,毕竟大家都是在父权文化里。幸好今天全球女性读书的机会已经不少了。
这样的一本短篇小说集,让我体会到什么叫经典,这些作品经得起反复阅读推敲,细细品味,引起世界上各个年龄不同生活经历人们的共鸣。但愿中国的语文教学能早日走出四大名著的约束,才能让孩子们更多地和文学共鸣,也找到自己的创造力。
前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