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后山学者尚道子
范公酿酒四十春,一席言开醒世人。品酌应知真味在,豪吞岂识雅怀深。回甘最是杯中趣,慢饮方为席上箴。茶酒从来承古韵,不随流俗逐金银。

此诗源于近半年来,我与安达(结拜二哥)之父范金先生无数次交流后的内化与感悟。范老爹生于1955年,属羊,投身酿酒业大半生,诗中蕴含的便是他部分理论与真知。

他所酿之酒,不仅是酒,更是一份沉静的心性与岁月的沉淀。其匠人精神,实为当代吾辈之楷模。恕我直言,范老爹以七十有一之龄,深耕白酒行业数十载,堪称当今业界之“泰斗”。

尤其令我敬佩的,是他饱满的精气神。今年八月初,我们爷俩同赴山东菏泽订制包装与酒瓶。是日,抵达菏泽已是深夜十一点半,安顿妥当已近凌晨。老爹却毫无倦意,兴致勃勃地与我畅谈酒文化、儒释道,我们“拧拧的”聊至凌晨三点方休。而次日清晨六点半,他便已起身,精神奕奕。如此旺盛的生命力,足我学习一生。

老爹常说:纯粮酒,是用来“品”的,而非“灌”的。“灌”者,求的是酒精刺激;而“品”者,是用心感知粮食从颗粒到琼浆的转化、时光酝酿的层次与风骨。古人饮酒,重在“雅怀”,与知己共饮,饮的是心意相通,是诗文唱和,是雅致情趣。他引《礼记》警示:酒以合欢,然若失其度,忘其礼,则易生祸端。切记!切记!

好酒之妙,在于入口后的余韵回甘,恰似人生苦尽甘来的通透。而“适度”二字,更是贯穿中国农耕文明的至高智慧,既是对情谊的尊重,亦是对身体的爱护。它提醒我们,于任何享受中皆需保持理性与节制,正所谓过犹不及。

老爹还言,茶与酒在中国文化中并非对立,乃是礼仪之双翼。茶可清心,酒能助兴,茶宜静思,酒宜抒怀。二者共同承载“礼”之精神,是连接古今、涵养性情的媒介。

茶酒之价值,从不囿于价格标签,而在于其承载的文化、情感与精神,在于那份不迎合浮躁世风的清高气节。谨以此文,感谢老爹分享,感恩此番遇见!
2025年9月23日,尚道子于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