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字博大精深,每一个读起来让人唇齿留香的成语,都有一段或浪漫,或凄迷的故事。
比如,破镜重圆,庄周梦蝶,高山流水,南柯一梦,比翼双飞,相濡以沫。每一个成语都是有故事的成语,每一个成语都听起来好美。
而兰因絮果,我还是有生之年第一次听到,并且还是出自儿子之口。
早晨吃早餐时,儿子问我“妈妈,你有没有听过兰因絮果”?因为我是第一次听,居然有点听懵的感觉。“什么因,什么果?哪两个字,怎么写?”儿子惊讶地、迟疑地看着我,一字一顿地说“兰花的兰,柳絮的絮。妈妈,还有你没听过的、不知道的成语啊”?说罢,朝我吐了吐舌头。然后,又紧跟着问“妈妈,这个成语什么意思啊”?我摇了摇头,迅即又回答道“单从字面理解,应该是兰花一样的因,柳絮一样的果吧?妈妈不确定,如果想知道准确的意思,一定要好好查一查。”
于是,我打开手机,开始百度搜索“兰因絮果”。一搜之下,才知道兰因絮果,竟蕴含着两个小故事。
故事一:兰因。兰因出自《左传·宣公三年》:初,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梦天使与己兰。春秋时期,郑国的君主郑文公有一名妾室,名叫燕姞。燕姞名不见经传,一直渴望得宠,却一直无法引人重视。有一天,她熟睡时梦到了一个仙女,仙女赠送她一朵兰花,并且说“世人皆爱兰,如果你一直佩戴者它,那世人便会像爱兰一样爱你”。醒来后,燕姞觉得这一定是上天的暗示,于是日日佩戴兰花,果不其然,不久以后郑文公就宠幸了她,二人还生下一个儿子。从那以后,所谓的“兰因”便可以指代夫妻合和,幸福美满了。
故事二:絮果。东晋时期宰相谢安家宴,宴罢,带着孩子们去院子里赏景,见漫天飞雪,便问:白雪飘飘何所似?谢道韫答:未若柳絮因风起。从此才女之名传遍。絮,风一吹,四散而飞。用来比喻婚姻,则是离异的结局。
给儿子读罢,儿子若有所思,轻叹了一句“妈妈,这个成语前两个字让人觉得天遂人愿,后两个字让人觉得劳燕分飞。真是一个有故事的成语。”
张嘉佳在《从你的全世界路过》里说,故事的开始,总是适逢其会,猝不及防;故事的结束,总是花开两朵,天各一方。此刻想起来,居然觉得跟兰因絮果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喜欢情不知所起的因,又喜欢一往而深的果。可是,睿智多情如仓央嘉措者,也知道世间哪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况我等凡人乎?
世间的情,倘能兰因兰果,该多好?不过是心存了一个念想,其他的,交给风,交给雨,交给天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