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不能总待在一种环境里的,待久了,就待老了,最近我常常这么想。
“出走半生,有时候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重生,所以归来才能仍是少年。”易烦易怒时,我会怀揣一种仪式感似的这样劝慰自己坚决前行,然后又常常在苦笑里自我矛盾“当一艘船沉入海底,惊恐和憔悴已成归属,那还能出行?”
真真切切的,因为我的惫懒,我在一个笼子里快要待足了三年了,浑身长毛,棱角磨平。
三年前,我一腔热血奔涌,积极面对生活,面对挑战,对所有即将来临的挑战和艰难都抱以乐观,纯粹的好奇心和主观能动性会令我精力充沛,再怎样一筹莫展,那藏在心底的幼稚的美好都会帮我过滤掉一切繁杂恶念,没有抱怨,没有顶撞,不会蔓延失望。
三年后,我被迫学得要对生活委婉,要对现实妥协,要学会委屈得搭话,隐藏得做人,要违背心意去周到妥帖,圆滑世故。心里的单纯被污浊浸染得斑杂,我好像开始聪明,情商高了,智商也高了,然后得失计较就多了,疲惫和仓惶也多了。
三年来,我的憧憬在一点一点被升起的厌恶覆灭,我的新奇感一点一点地被繁琐的杂事消磨,我把自己的童谣小调哼出了久惹尘埃的沙哑,我从从前的温柔以待开始慢慢变得频频反抗,自己的生活也快要被自己怼成一团乱麻了,乌青飞扬的发梢间也横杂白发,我不是从前那般快乐了。
思考成败,回味从前的占比开始以指数增长,沉闷压抑的情绪也不断在膨胀,暴躁和无所谓的态度嘛也不再掩饰,开始默默地给自己酝酿一场去留的角逐,可这角逐让我操纵得断断续续,犹犹豫豫。
行为迟缓,思维困顿,情绪焦虑,形容枯槁,本质上已经没有比这再尴尬难堪的处境了,偏生还要抓着那一段气若游丝的情分苟延残喘,凌迟吗?可人家其实也丝毫不在意的。害怕以逃犯的姿态伤人心?其实你也并没那么重要。我其实还在瞎纠结,该死的义气为先的江湖主义情节,还有贪念习惯的恶习。
我果然是在一个地方待太久了,把自己的心性都待老了,明明都感受到自己整个人从里到外不自在和不开心的情绪都快要溢出来了,却还在心里某个角落潜伏着一丢丢患得患失,可笑之极。
不行,不行,不行,我脑子里清醒地认识到,这种徘徊犹疑的情绪是极其错误的,百害无一利,是对谁都不负责任的,既做不好当下,也顾不好未来,只有快刀斩乱麻,才能短痛消长痛!!!我却怎么迟迟也拿不起刀来呢?
所以是真的,人果然还是不能总待在一种环境里的啊,会越待越蹉跎,越待越苍老,越待越迷失自我,踟蹰不前,我这样的消极,是肯定不能算成长了,是真的要在这一个地方待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