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方定义:工作作场所内外与企业安全生产绩效有关或受其影响的个人或单位(源自《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 33000-2016)),如工作场所内的承包商、供应商、送货人员、施工人员、设备设施安装人员、作业现场劳务外包外包人员、外来参观人员、来厂实习学生等。
1.强化相关方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
《安全生产法》第一百条第二款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未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未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或者未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统一协调、管理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各业务发包部门是相关方安全环保职业健康管理的主责部门。要按照《相关方安全管理办法》与施工方签署安全管理协议,协议中应明确双方安全责任和安全管理要求;要落实安全管理责任与事前审核,做好资格准入的审查工作,要保证相关方符合安全生产条件;要杜绝以包代管、只包不管、监管失衡。主责单位应在协议中明确要求相关方应为进入现场作业的人员购买保险(推荐险种:工伤保险、雇主责任险、意外伤害险),相关方管理主责部门要对影响我公司生产的相关方作业活动进行安全检查和考核,负责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对相关方作业前进行安全培训。相关方作业活动涉及其它部门的,主责单位应提前通知涉及方。相关方业务作业涉及单位对相关方同步落实协管职责,要对相关方重点监管。公司各级安全管理部门要定期梳理更新本公司相关方目录清单,适时修订相关方安环健管理协议与相关方入司安全环保培训告知内容。在日常巡查监督中对各单位的相关方管理状况进行监督检查。
2.加强相关方安全告知、交底、安全培训管理工作
施工、维修维护维保、调试等作业的相关方在一个服务期内首次进场作业前,主责单位应对相关方的项目负责人和安全员进行作业安全要求的交底,然后由其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交底的内容应包括:相关方作业过程的主要危险源及其风险管控要求,相关方需执行的本单位相关安全管理制度,相关方需执行的本单位相关应急预案及其应急措施,相关方作业过程的风险管控核对隐患排查治理要求,以及其他需要告知的内容;对于劳务外包与劳务派遣、实习学生等相关方,由公司负责培训主管的部门做好三级培训工作,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临时性相关方由相关方管理主责部门做好来访人员告知培训。
相关方安全培训资料属于安全档案资料,需按照安全管理档案要求进行建档管理。
3.加强相关方现场作业管理
相关方管理主责部门要做相关方资格准入的审查工作:基建施工方要有建筑企业资质证书等相应资格,相关方在现场作业中涉及特种作业与特种设备操作的人员需要持证上岗,相关方自有的特种设备需有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与检验合格等有效证件等。相关方作业时,要正确穿戴劳保用品。
相关方业务作业涉及的属地单位,要对相关方重点监管,当发现相关方存在不安全行为时要立即制止,对于不听劝阻的相关方,属地单位有权利将相关方清理出生产现场,同时反馈相关方管理主责部门与安全管理部门,由相关方管理主责部门与安全管理部门落实考核工作。
生产现场各单位要对劳务外包、劳务排遣、实习人员等相关方现场作业人员在三级培训中书面划定其作业内容、作业岗位范围与作业区域及可操作的相关设备设施,明确其不得随意进出其它作业岗位、作业区域及设备设施区域。发现相关方现场人员随意操作设备设施与随意穿行情况按违章作业进行处理。
相关方作业涉及危险作业、临时用电、动火作业的,由主责部门应严格按照公司相关要求,办理相关报批手续,设置现场指挥和监护人员,指导相关方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4.加强相关方作业现场应急处置保障管理
相关方在公司现场开展的相关维护维修与施工作业时应经过相关部门和人员确认,作业人员应对现场环境与设备设施现状了解熟悉,关闭涉及本安全阀人所有动力源并锁定悬挂警示后方可开展作业,相关方应配合主责单位与涉及单位做好现场应急与救援准备。相关方要确保相关作业人员在突发事故险情中的应对能力,责任单位与涉及单位同步做好科学应对,妥善处置。现场相关人员对发生的异常情况与事故要及时妥善处置,启动相应应急预案,准确报送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