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依旧像往常一样,还是在写生活和工作中的点滴事,这些点滴事,若不反思和总结,那么成功的喜悦与失败历程中的艰辛,又怎么去展现发现?事情的进度该怎么去闭环?
1、明白自己能力范围,清楚自己的边界。
每天忙忙碌碌的情绪和行为一直持续的了快两个月。还是老样子,今天的计划列表中,列举了好些事情,到了晚上下班回家的时候,这些事项大都是维持这个样子:好些事,都是只做了一半,只有两三项是可以闭环的;到了第二天又是在做昨天的事。 心好累~

很早之前,就已经知道必须得承认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处理很多事、每天的精力是有限的。但是能够明确的将已知的道理应用在工作与生活中,还需要时间来磨练,因为栽了跟头,我们才能更清楚记得下次遇到这类事情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
长时间下来,又会有这样的体验和感悟。就是---其实我们遇到的“坑”,很多都是可以避免的,因为我们所遇到的问题,超过90%以上,都是别人已经遇到过的问题,很少有的事情时从0开始的。在工作中,我们最怕的是,做重复的工作,一方面,耗费了很大的精力做完了,事后才知道已有可供类似的方法可做参考;另一方面,是处理不讨好啊。
就是在反复的积累与实践中,我们会意识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问题是多么一件幸运的事啊!而我们所遇到的边界,就会慢慢扩大,以前那些模棱两可的,难以触及的东西,以为变为自己的输舒适区。
2、给生活来点小目标
“我需要获得及时的认可和信任,获得家庭的支撑,这样我才能走的更远!” 许三多从最开始的“许木木”,为什么最后得到了老A的欣赏了? 班长的及时认可和鼓励,必不可少。

生活中,做一件事,做成了,也可算作一个小目标实现了。做了一桌可口的饭菜、晚上跑步了10公里、和家人和睦相处等等,小目标可以收获及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耐心和细心并行
“又来了一个DTS(问题单)” 在工作中,很烦问题单。 但是细想起来,有这么几点:自测不充分、场景未考虑全或者根本没有站在整个功能的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 归结起来,还是不够细心,耐心已被丢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