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大多数的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共有的基本结构,植物细胞还具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等结构。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核内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遗传物质DNA,DNA携带着控制细胞生命活动、生物体发育和遗传的信息。
人体有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植物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为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为生殖器官。
2、生物圈中绿色植物: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有50万余种,根据其各异的形态可以分为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藻类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多数生活在水中,人们生活中食用的海带和紫菜。苔藓植物一般具有茎和叶,但茎和叶里没有输导组织,适于生活在阴湿的地方,常见的有葫芦藓等。蕨类植物的根、茎、叶里都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多数适于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它不结种子,常见的有铁线蕨、满江红等。种子植物靠种子繁殖,根据种子有无果皮包被分为裸子植物(如松树,铁树)和被子植物(苹果、核桃),被子植物又根据子叶的数量分为单子叶植物(玉米)和双子叶植物(大豆)。根据自身茎干的种类,种子植物可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草本植物可分为一年生植物(玉米、高粱、大豆)、二年生植物(白菜、洋葱)和多年生植物(菊花、荷花、芍药)。木本植物可分为乔木(松树、柏树、泡桐)、灌木(黄杨、茶树、此荆)和半灌木(黄丝桃)。
植物在生物圈中为动物提供食物,处于生产者的地位,植物的绿色部分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植物还可以通过蒸腾作用参与水循环。
3、生物圈中的人:人类大脑与其他哺乳动物的主要区别在于人脑具有语言中枢。激素对人体有重要作用:人在年幼时如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侏儒症,分泌过量会导致巨人症;成年人生长激素分泌过量会导致肢端肥大症。年幼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呆小病;成年人食物缺碘会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甲亢。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糖尿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
4、生物圈中的动物:根据动物在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征,可以将动物分为不同的类群,如腔肠动物(水螅、海蜇、珊瑚虫)、扁形动物(涡虫、血吸虫、猪肉绦虫)、线形动物(蛔虫)、环节动物 (蚯蚓、水蛭)、软体动物(田螺、扇贝、生蚝)、节肢动物(昆虫、蜘蛛、虾)等无脊椎动物,以及鱼、两栖动物(青蛙、大鲵、蟾蜍)、爬行动物(蛇、蜥蜴、鳄鱼)、鸟和哺乳动物(胎生哺乳)等脊椎动物。
5、细菌、真菌和病毒:真菌和大多数细菌有着相似的营养方式,都是利用现成的有机物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细菌和真菌属于不同的类群,它们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繁殖方式。例如,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而真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靠分裂进行生殖,而真菌可以通过产生孢子繁殖。真菌的类群主要包括蘑菇、木耳、酵母和霉菌。细菌种类繁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大肠杆菌、乳酸菌、醋酸杆菌等。
病毒结构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并在寄主细胞内进行繁殖。人类很多疾病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如流行性感冒、肝炎、禽流感、狂犬病、艾滋病等。
6、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是通过生殖不断产生新个体。生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动物的个体发育一般都是从受精卵开始的,经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发育成一个完整个体。
受精卵中含有来自父母双方的遗传信息,这些遗传信息就是决定后代个体特征的一整套指令。遗传信息包含在基因中,不同基因控制不同性状的表达。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的稳定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用自然选择学说对生物的进化做出了科学的解释:适者生存,不适应者淘汰。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