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知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主之。
刘渡舟
这一条论述太阳病汗下不解仍可以再发汗。汗下之后虽然应该再汗,但是不能用麻黄汤峻汗,而当用桂枝汤。太阳有再汗之法,阳明有再热之法,以辨证为准
胡希恕
太阳病先发汗,没有好,接着吃泻药,这时候脉浮,说明外不解,还是需要接着用桂枝汤。不愈的原因就是病在外,治疗里边是无效的。
这里也说明一个原则:桂枝汤证和麻黄汤证有个定法,发汗后下之后,表不解,太阳病不解,不能再用麻黄汤,都要用桂枝汤。用麻黄汤发过汗以后,银翘散也不能用,薄荷也是发汗的,必须用桂枝汤。
刘志杰
这条说的还是桂枝汤证,病在表反而下之,脉浮说明还是没有入里,还是给桂枝汤。这本书时时将护胃气护津液,就是这个道理。为什么不叫做阳虚,因为在伤寒论中,津液就是阳气,这是和内经不同的地方。伤寒的阴阳师临床概念,重的是气血营卫,包含下焦真火。三阴证的虚寒,就是时方派的阳虚,命门火衰,仲景称为虚寒。虚寒轻症,水饮不化;重症,就是寒滞气血淤阻。
气滞和气郁有区别,气郁是不舒畅可以化火;水饮大多是因为虚寒引起的,所以活血理气要同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