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强化”真抓实干转作风

        近日,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贺信复信精神和党中央关于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的部署要求。会议强调,要不断建立完善为基层减负常态化机制,引导基层党员、干部树牢正确政绩观,激发干事创业积极性,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作风,多做打基础、利长远、出实效、创实绩的工作,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提供坚强保障。


        强化实干思维,多做利长远的事。怎样看待成绩,如何真正干出成绩,这是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功成不必在我,不是消极、怠政、不作为,而是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党员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要有“积跬步以至千里”的精神和“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品格,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正确处理好承前与启后、继往与开来的关系,切实做到干一任工作、想几任的事,多补前人缺、多铺后人路。


        强化能力建设,练就过硬功夫。不论干事创业还是攻坚克难,不仅需要敢担当的“宽肩膀”,更需要能够担当的“铁肩膀”,只有本领高强,才能不惧风浪。要常找能力差距,常怀本领恐慌。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落实落地,深入贯彻“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坚守初心、担当使命,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开拓思维、提升能力。要强化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坚持原原本本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善于从经典教科书、业务辅导书、政策解读书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从而求得真知、取得真经。要经风雨见世面,提升实践能力。勇于涉险滩、破坚冰,敢于到困难较多的基层、到矛盾突出的一线、到难点聚焦的地方去,在破解急难险重任务中使思想和能力得到淬炼,从而练得真功夫、获得真本领。


        强化公仆思维,多做解民忧的事。党员干部要坚持深入基层一线,一竿子插到底,走到田间地头,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随时掌握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时刻掌握“粘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鲜活材料。要聚焦工作重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群众所急的,作为当前急迫要干的;把群众所盼的,作为今后精心要做的,持续用心用力用情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要强化责任落实。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将责任扛牢扛实,把工作落地落细,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为民办事、坚持真抓实干,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一任接着一任、一步接着一步,切实把为民办事落到实处,让人民幸福成为最大的政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