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雅
题记:克里希那穆提说,如果你把门打开,户外的微风就会吹进来,不必为它做任何准备。
你若打开,清风自来
如果把参与培训的人比作开窗的人,不言而喻:你若打开,清风自来
何为“深度学习”,概念和理论太宽泛,核心之一就是“知识”需建构,我尝试将第二天的培训内容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重组、整合,架构起我对“深度学习”的认知:
解密“深度学习”:从另一个角度切入
看问题的角度,或叫视角,是由一个人所知、所见决定。视角决定眼界!从洛社李勤校长的解读视角里,我感到了她的博大、精深,思维之深度以及广度!
未来社会,核心素养,儿童,教育这四者的关联是“深度学习”的广阔土地,肥沃土壤。
未来是不确定的未来:知识爆炸,人工智能是所有社会人都会面对的。而且,和日新月异的社会信息潮流保持无缝对接,说是年轻的一大标志,我绝对不质疑。从美国发布的各式机器人,可窥见人工智能已不再遥远,慢慢地向我们逼近。
那么,人的竞争力何处生存?思维力!!!
“深度学习”的内核,实际指核心素养、高阶思维的培养,需要从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的转向。
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人工神经网络)“,延展为“人类智慧,人类学习,深度学习(人类神经网络)”,我理解为“精深练习”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何为“深度学习”?李校的解读视角又很创新,她鼓励我们用“对比”的方式来揭示它的真面目,确实是耳目一新!
深度学习应有的状态:深度浸润,深度体悟
她梳理了课堂学习中应关注的“深度学习”的状态:
从关注学科本质谈起,如何关照知识的结构和关系,知识的作用与价值,如何从课程标准,教材特色出发进行重组、再教学,尤其特别指出教学内容不等于教材内容,提醒老师们要从静态的教材中提炼教学内容。以下为引子,借以理解何为“教学内容”:
《匆匆》这一课例,通过叠词的妙用、化无形为有形的描写方法、一连串问句的情感与张力来潜移默化语言特色。
《爱如茉莉》,通过“线索与谋篇”这个语文要素,顺藤摸瓜,触摸散文的语言精妙之处。
课例《35公斤的希望》:让深入的解读浅浅地浮出
不回避应试:以考促研,以考促教
李校长指出,“深度学习”的课堂不应该回避应试,明智的做法是以考促教,以考促研,教者要密切关注与中、高考接轨,相互磨合,更新教改信息,融合教学内容。
管理人性化:变“行政取向”为“专业取向”
问题研究,专业引领,激活教师成长。变控制为引领,这里倡导的引领方式为外显和内隐,通过文化熏陶,教学研三位一体,营造教研文化。教育人,必须要有诗和远方。读书活动、校际联盟、校本教研,都是很好的形式。“为你读诗,自由阅读,好书推荐,以及有仪式感布置营造读书氛围”,是他们学校常抓不懈的事。塑造教研文化,她,不遗余力。从专题到课题再到课题思路研究,深度学习要抓的点很多,从教学过程中,李校腔调要从面临的最急迫的问题开始,进行筛选,梳理,提炼,最后让实践方案得以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