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梨花》教学设计---部编版七下第四单元第14课
刘艳红 王君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 今天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文巧妙的构思。
2. 理解“梨花”的象征意义。
一、导入新课
上课之前,老师送给大家一首诗,陆游的《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请同学们齐读:(PPT1)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陆游听闻南宋朝廷击退金兵,收复洛阳时,兴奋不已,挥笔喜赋此诗。在陆游的笔下,一路春风吹来,处处梨花盛开。
作家彭荆风不仅偶遇了这样一片洁白如雪的梨花林,还邂逅了一座没有主人的小茅屋。那么,在这片美丽的梨花林和神秘的小茅屋中会发生怎样美丽的故事呢?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彭荆风的小说《驿路梨花》,跟随彭荆风先生踏上驿路去一探究竟吧。(彭荆风的小说《驿路梨花》板书)
二、出示“千呼万唤始出来——寻主人”(PPT3)
下面请同学们去文中寻找一下小茅屋的主人吧!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有柴,有米,有水就是没有主人的小茅屋”柴米水从何而来呢?是谁提供的?(PPT3)
好,开始。
学生读课文----全班交流
谁来说一下?你说。请刚才回答问题的同学到台前。按照解放军-梨花-梨花妹妹-瑶族老人-“我”和老余排列。
老师采访一下,请你们分别说一下“你们为小茅屋做的事情”。(PPT4)
解放军:盖起小茅屋。
梨花姑娘:照料小茅屋。
梨花妹妹:照管小茅屋。
瑶族老人:送粮食来。
“我”和老余:修葺小茅屋。
采访完,老师问大家:谁是小茅屋的主人呢?生:大家都是。为什么?生:大家都照料了小茅屋。
到这里,老师有个疑问,文章为什么不从“解放军叔叔建茅屋”写起呢?生答(没有悬念和误会)“悬念”和“误会”的设置,有什么作用?(PPT10)谁来说一下。
生答:通过悬念和误会的安排和展开,(1)使文章波澜起伏、扣人心弦(2)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同学们真厉害,竟然发现了作者构思上的精妙。这种精妙的构思值得我们写作时借鉴。
四、出示“千里相逢如故园——品语言”
同学们这“有柴,有米,有水”现在有了主人的小茅屋里,还有什么呢?( PPT11)
请同学们找一找文中描写小茅屋陈设的句子。学生找。找全后投影。
谁来说?还有吗?
(PPT12)小茅屋的陈设:
草顶竹蔑泥墙,屋里漆黑。门从外扣着。白木门板上用黑炭写着两个字“请进!”
推开门进去,火塘里灰是冷的,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我尝了一口,水清凉可口。
还发现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
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边读边用透过“ (哪几个字?),我感受到了小茅屋主人的( ),因为( )”在组内交流你的感受。
学生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谁来说?生答 你感受到了主人的贴心、细心、周到、热情、温暖。
重点引导读:
1.白木门板上用黑炭写着两个字“请进!”
加上“请进”的手势,再读,读出主人的热情和贴心。
生自由读----指生读----齐读
2.还发现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
如果你是“我”或老余,在最绝望时看到小茅屋墙上几行粗大的字,你会怎么读出来?(激动)
生读---师范读---生小组读----指生读
3.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
如果老师把“撵”换成“赶”走了,请同桌互读,感受一下。
生谈感受。
读出我们的感激之情。
(小组读---指生读---齐读)
配乐齐读(读出主人的热情、贴心,读出过路人的感激和喜悦)
同学们,通过品读,你发现“这是一座 的小茅屋”)( PPT16)
生答:充满爱,温馨,温暖,象征雷锋精神,见证感恩,传递温暖等。
作者在谈此文的写作时,曾满含深情地说:“云南边疆民风淳朴,尽管当地的人们没有把学雷锋的口号持在嘴上,但他们却一向有助人为乐的好习俗,好客、热情、关心他人,我经常想起那里许许多多朴实的人和事,想起当年曾住过的深山老林里只为方便他人的小茅屋,想起默默为茅屋打柴、背水的哈尼族人,想起为了后来的旅客,临行前都要为小茅屋做点事的人。一股无形的力量迫使我立即拿起笔来”
同学们,原来助人为乐已经成为云南边疆的淳朴民风!
五、出示“千树万树梨花开——赏梨花”
同学们,下面我们就一起去欣赏那片美丽洁白的梨花林吧!
请同学们标画出有“梨花”的句子,并思考:“梨花”在文中多次出现,各自什么含义和作用呢?
找出后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谁先说?还有吗?(PPT19)
1.(1)“看,梨花!”
(2)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3)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我和老余是在什么情况下碰到这片美丽的梨树林的呢?生答(失望、疲惫不堪)遇到这片可能预示着有人家的梨树林,我们是什么样的心情?(生:欣喜、有了希望)怎么读“看,梨花!”
(用手指着前方,试着读一下)生自由读---指生读—发现了一片什么样的梨树林?生答
指生读--重读“多么”,轻读“淡淡”“凉凉”“轻轻”,读出“惊喜”和“希望”。
读完后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生答:浪漫的,唯美的,优美的意境
这里的梨花有什么含义和作用呢?
生答---明确:它指的是自然界洁白美丽的梨花,营造了美的意境,为故事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
配乐齐读,读出唯美、浪漫的感觉。
好,继续说。
2.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她说这大山坡上,前不着村后不挨寨,她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PPT20)
这里的“梨花”是?生:“梨花”是哈尼小姑娘的名字。
师:由此,景物“梨花”和人物“梨花”建立起关联。
3.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花美,人更美。为什么在“我”的梦里哈尼小姑娘这样美呢?生:乐于助人的精神美。哦,是心灵美。这一处的“梨花”有什么含义和作用呢?
生答---明确:虚写,自然美衬托人物美,人景相融,表达了对梨花姑娘助人为乐精神的赞美。推动故事情节发展。(齐读)
你能试着读一读吗?读出赞美之情。
生自由读---范读---生配乐读
4.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处处开”的仅仅是洁白的梨花吗?不是。还有什么?雷锋精神。助人为乐的精神开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板书:助人为乐,画心型)这一处的“梨花”又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生答----明确:哈尼小姑娘与梨花融为一体,花美人更美。“处处开”展示雷锋精神不断发扬光大的旺盛生命力,升华主题、点题,首尾呼应,使作品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学生自由读,试读出雷锋精神旺盛的生命力
齐诵“驿路梨花处处开!”
怪不得以“驿路梨花”作为题目呢,谁能说一下妙处?(PPT23)
生答---明确:“驿路梨花”一语多关,既是自然界的梨花:又是梨花姑娘;还是雷锋同志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精神的象征;还是
少数民族优良民风。
六、出示“千言万语诉真情——传递爱”
同学们,洁白美丽的“梨花”有没有绽放在你我身旁呢?我们班有没有梨花?大声喊出“梨花”的名字。学生喊。为什么他(她)是梨花?生答
看看我们身边的暖人背影。
投影图片---师动情地解说
这是最近一张暖爆朋友圈的照片。3月的泉州济南,突降暴雨,一位老人推着小车焦急地找地方躲雨,此时,一名高二学生急步走上前,静静地为老人撑起了伞,全然不顾自己全身被雨水打湿。这是今年最暖心的背影。(PPT25)
同学们,在当下,我们身边也正绽放着盛开的“梨花”。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
将助人为乐、奉献感恩永放心间,用一生去传承雷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