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口那株老梅又开了。霜气凝成薄脆的冰片贴在枝桠间,花苞却像揉碎的胭脂,一粒一粒浮在寒潭般的天色里。我总爱在黄昏时分经过,看暮色如何将苍劲的虬枝洇成水墨,看花影如何被风剪碎,零零落落撒在青石板上。
枝头的花瓣是半透明的,仿佛能看见月光在纤维里流动。前几日落了场小雪,积雪压弯了细枝,偏偏花盏仰面承着雪片,倒像是白玉盘里盛着珍珠。夜里寒气愈重,暗香却愈发清冽,带着刀刃般的锋锐劈开混沌的雾霭。这香竟有形状似的,有时是游丝,有时是薄纱,裹着人往更深更冷的所在去。
记得幼时临摹《梅花喜神谱》,枯笔总描不出那股子孤绝。先生指着窗棂外疏影横斜的梅枝说:"看它骨头里开出的花。"此刻忽而懂了,寒梅原是用冰霜作釉,拿北风当刻刀,把三冬的冷萃成寸许的傲。石阶下躺着几瓣残红,褪去了水色却愈发浓艳,像褪了色的血痕,又像未燃尽的炭。
卖花人担着梅枝走过长街,竹扁担吱呀作响。那些截断的枝条仍在呼吸,断口处渗出琥珀色的冷香。忽然想起孤山放鹤亭畔的梅林,千树花开时,连积雪都染上绯色。林处士的鹤大约还在云端盘旋,守着这岁寒的清客,看它把苦寒酿成甘冽,将荒芜绣作锦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