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面试了一位大四的学生,聊到对薪资的要求。说的最多的是看重平台和学习成长机会,而薪资是2~3年之后考虑的事。由此,联想到前几天一位达人写的“刚出来工作的应该是看重工资还是平台和学习经验”的软文,评论里有支持、有反对,我不想做“喷子”,只想以一个有10几年工作经验的“笨鸟”谈谈我的想法。
我大学学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整天和代码打交道,非常枯燥。而我骨子里喜欢与人沟通,喜欢英文,在我那个年代,奉行“左手电脑,右手英文,到哪都不怕”,怕不怕我不知道,只知道我这一生都应该不会从事与编程相关的任何工作。
毕业后,我的目标很简单,外企或者与英文相关的工作。终于被我找到一家做EVENT MANAGEMENTt会议管理的公司,因为整天和不同国家的老外沟通,所以一下子就“入坑”了,可那个时候对这个行业一无所知。当时的工资是3K,那年是2005年。1年后,由于业绩突出,成为TEAM LEADER(更像是MENTOR),工资涨到4500。在毕业后的2、3年内,我的月收入已经破万。在同龄人,可以说“完爆”三好学生。后来,我转型进入培训行业,一直从事至今。当然,我并不是想谈个人的工作经历,只是回首这一路走来,有些感慨。
01 选对行业还是选对公司?
对于好不容易告别高考,潇洒读大学的我,怎么会知道什么行业有“钱”途。事实上,有些行业蓬勃发展,而有些已经夕阳西下,即使公司再怎么大,再怎么牛,也牛不过趋势。这时,有些前辈会苦口婆心的教导你,“你应该有前瞻性的思维、应该有预判......"。BULLSHIT,你仰望自己公司的高官就知道结果,以为自己在拍美剧HEROS啊。
现在商业环境的风口一个接一个,感觉自己是不是处于火焰山之中。在没法很准确把握行业是否有前途的情况下,还是要选对公司。
02 好公司的“真相”
我理解的好公司不应该仅仅只是规模大,员工多(我不是古惑仔,谢谢!),而是整个组织架构与体系是否完整;公司福利是否完善;公司的人才发展体系是否健全?公司的雇主品牌是否健康?公司的文化是否正向?公司提供的岗位职业发展通道是否多元且清晰?公司是否有很多的学习发展机会等等。对于刚毕业的学生,好公司、好平台非常重要!工资就不重要了吗?重要,但并非最重要。曾经看过一份关于员工离职的调查报告,员工离职的原因排名前三都找不到薪资的踪影,只有发展机会和上级关注才是最重要的。
有人可能会想当然的认为好公司自然会给你很好的报酬,否则怎么对得起好公司这个名号。在人力资源匮乏的年代,“海龟”与MBA的薪资相比于专科、技校的学生肯定成等差数列,但随着行业趋势的变化,对这些所谓高端“人才”越来越有免疫力,薪资的差距已经在缩小,甚至有的“蓝领”工资比“白领”都高。新入职场的“菜鸟”工资高低与否,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行业属性,像零售行业的工资相对有些行业较低;比如岗位不同,前台和IT薪资就有差别;比如部门重要度,我们在做人才发展的时候,会识别出哪些是关键部门,哪些是关键岗位。公司资源就那么多,到底给谁?
03 好公司≠高工资?傻傻分不清楚
高工资≠好公司。我毕业后的工资在当时处于中上水平,但公司本身是个小私企,管理体系不健全,基本上都是师傅带徒弟,毫无任何培养体系可言,更别提人才发展。但能赚钱,因为那个时候行业好,我们赚的都是老外的钱。对于“菜鸟”,工资不能也不应该成为判断这家公司是否好的首要标准,那什么才是重要的?
学习发展机会。说白了,就是时间换空间,用你刚工作的2-3年时间换你未来的升值空间。工资只要满足马斯洛需求最基本的“生理”与“安全”就行,说白了,就是能养活自己,不饿死,不冻死。如果有多余的闲钱,就投资自己。利用公司提供的各种机会,不断学习、不断承接各种项目,即使有天,行业不景气了,公司不再牛了,甚至你被fire了,你所学到的本领就是你宝贵的经验。有的人有10年工作经验,而有的人只是将10年的工作经验简单复制了10年,
04 还是纠结工资?
用理性的工具来破解。你可以列出所有会影响你选择的因素,比如薪资、福利、行业、文化、机制、培养等等,然后根据自己的意愿或者内心,给每一项因素加权,比如我更看中薪资、文化和培养,这三项的加权就是2,其余的都是1,如更看中“培养”这一项,可以加权到3。然后打分,算总分,这是比较科学的方法。
以上只是结合我个人的经历所感悟到的,表述不一定准确,逻辑可能有些不清晰,观点也不一定对,但这就是我想说的。
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2017.1.25 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