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的循环依赖

做为记录学习,方便以后查阅,以下内容借鉴于网络,侵删。


一、Spring的循环依赖

1、什么是循环依赖

循环依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bean互相持有对方,依赖对方。

分为构造器循环依赖和field属性的循环依赖

2、Spring如何解决循环依赖

a) spring的单例对象的初始化分为三步:

createBean实例化 -> populateBean填充属性 ->InitializeBean初始化

(1)createBeanInstance:实例化,其实也就是调用对象的构造方法实例化对象

(2)populateBean:填充属性,这一步主要是多bean的依赖属性进行填充

(3)initializeBean:调用spring xml中的init 方法。

b) Spring使用三级缓存解决循环依赖:

三级缓存分别指:

singletonObject:一级缓存,该缓存key = beanName, value = bean;这里的bean是已经创建完成的,该bean经历过实例化->属性填充->初始化以及各类的后置处理。因此,一旦需要获取bean时,我们第一时间就会寻找一级缓存

earlySingletonObjects:二级缓存,该缓存key = beanName, value = bean;这里跟一级缓存的区别在于,该缓存所获取到的bean是提前曝光出来的,是还没创建完成的。也就是说获取到的bean只能确保已经进行了实例化,但是属性填充跟初始化肯定还没有做完,因此该bean还没创建完成,仅仅能作为指针提前曝光,被其他bean所引用

singletonFactories:三级缓存,不是用来存bean的实例,而是用来存函数接口、钩子函数的!该缓存key = beanName, value =beanFactory;在bean实例化完之后,属性填充以及初始化之前,如果允许提前曝光,spring会将实例化后的bean提前曝光,也就是把该bean转换成beanFactory并加入到三级缓存。在需要引用提前曝光对象时再通过singletonFactory.getObject()获取。

c) getSingleton()创建流程:

      Spring首先从一级缓存singletonObjects中获取。如果获取不到,并且对象正在创建中,就再从二级缓存earlySingletonObjects中获取。如果还是获取不到且允许singletonFactories通过getObject()获取,就从三级缓存singletonFactory.getObject()(三级缓存)获取,如果获取到了则从singletonFactories中移除,并放入earlySingletonObjects中。其实也就是从三级缓存移动到了二级缓存。

d)实例分析:

“A的某个field或者setter依赖了B的实例对象,同时B的某个field或者setter依赖了A的实例对象”这种循环依赖的情况。A首先完成了初始化的第一步,并且将自己提前曝光到singletonFactories中,此时进行初始化的第二步,发现自己依赖对象B,此时就尝试去get(B),发现B还没有被create,所以走create流程,B在初始化的时候发现自己依赖了对象A,于是尝试get(A),尝试一级缓存singletonObjects(肯定没有,因为A还没初始化完全),尝试二级缓存earlySingletonObjects(也没有),尝试三级缓存singletonFactories,由于A通过ObjectFactory将自己提前曝光了,所以B能够通过ObjectFactory.getObject拿到A对象(虽然A还没有初始化完全,但是总比没有好呀),B拿到A对象后顺利完成了初始化阶段1、2、3,完全初始化之后将自己放入到一级缓存singletonObjects中。此时返回A中,A此时能拿到B的对象顺利完成自己的初始化阶段2、3,最终A也完成了初始化,进去了一级缓存singletonObjects中,而且更加幸运的是,由于B拿到了A的对象引用,所以B现在hold住的A对象完成了初始化。

f) 总结:通过三级缓存可以解决field属性循环依赖;而无法解决构造器循环依赖,因为加入singletonFactories三级缓存的前提是执行了构造器。

3、二级缓存能否解决循环依赖,三级缓存存在的意义

https://www.freesion.com/article/62151334702/

重温三级缓存:

singletonObject:一级缓存,该缓存key = beanName, value = bean;这里的bean是已经创建完成的,该bean经历过实例化->属性填充->初始化以及各类的后置处理。因此,一旦需要获取bean时,我们第一时间就会寻找一级缓存

earlySingletonObjects:二级缓存,该缓存key = beanName, value = bean;这里跟一级缓存的区别在于,该缓存所获取到的bean是提前曝光出来的,是还没创建完成的。也就是说获取到的bean只能确保已经进行了实例化,但是属性填充跟初始化肯定还没有做完,因此该bean还没创建完成,仅仅能作为指针提前曝光,被其他bean所引用

singletonFactories:三级缓存,不是用来存bean的实例,而是用来存函数接口、钩子函数的!该缓存key = beanName, value =beanFactory;在bean实例化完之后,属性填充以及初始化之前,如果允许提前曝光,spring会将实例化后的bean提前曝光,也就是把该bean转换成beanFactory并加入到三级缓存。在需要引用提前曝光对象时再通过singletonFactory.getObject()获取。

      返回getObject()时,多做了一步getEarlyBeanReference操作,这步操作是BeanPostProcess的一种,也就是给子类重写的一个后处理器,目的是用于被提前引用时进行拓展。即:曝光的时候并不调用该后置处理器,只有曝光,且被提前引用的时候才调用,确保了被提前引用这个时机触发,防止该bean被AOP时出现非单例的情况。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