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始终相信,好的习惯完全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

在阅读《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之后,我越来越相信这一点。

书中提到:人的一生,从呱呱坠地到成年独立再到步入社会,都会经历三个阶段:依赖期,独立期,互赖期。

从依赖期到独立期,1.「积极主动」2.「以终为始」3.「要事第一」习惯可以促成个人领域的成功。

从依赖期到互赖期,4.「双赢思维」5.「知彼解己」6.「统合综效」习惯可以成就个人公共领域的成功。

而整个人生,都是需要自我的7.「不断学习」来与时俱进的。

这个7个习惯的养成,直接或者间接的会你的人生带来巨大的改变。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习惯一: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不仅指做事情的态度,还意味着为人一定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要养成「积极主动」的习惯,就必须:

1、聆听自己的声音,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不要把自己的行为归结于环境或他人,要有意识地选择待人接物的方式并主动规划自己的人生,拒绝随波逐流。

2、善于发现自身缺漏:生活或工作中,遇到问题,第一时间从自身找原因,一一排查问题原因。

3、作出承诺,信守诺言:即使只是承诺一件小事,久而久之,我们就会有足够的自制力承担更多的责任。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习惯二:以终为始

「以终为始」意味着,每天、每个任务、每个项目开始之前,你都要对自己的方向和目的有一个清晰的构思,然后再动员一切积极因素去实现它。

忙碌的人未必能够有所成就,人生旅途中有很多岔路口,一不小心就会走上冤枉路。

若能先定下目标,你的动力、洞察力、行动力都会大大改善,所以,你真的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吗?

「以终为始」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是经过两次创造而形成的。

一:头脑中的构思,即智力上的第一次创造;二:付诸实践,即体力上的第二次创造。

有些人自我意识薄弱,不愿意主动规划自己的人生,而是受到外界人或事的控制,屈从于家庭、同事、朋友或环境的压力。他们往往容易对生活失去激情。

「积极主动」要记住并运用,自己的人生需要自己去规划,有了明确的人生目标,才会有更饱满的更积极的态度去克服困难,才能将执行力发挥到最大限度,完成二次创造,实现「以终为始」最初的目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习惯三:要事第一

有哪些事情能够彻底改变你的个人生活,但是你一直没有去做?

在时间管理的矩阵中,所有事情是可以被分为四类的。

第一类事务既紧迫又重要,需立即处理。

这类事务会消耗精力和时间,感觉每天都在处理危机,满脑子都是问题,忙于应付各种紧迫任务。

只能借助第四类不紧迫也不重要的事务来逃避现实,稍微放松一下。

这类人往往压力大、容易筋疲力尽,被危机牵着鼻子走。

第三类紧迫但并不重要的事务中,

有人将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这里,很容易自我麻痹地认为自己,一直在致力于解决第一类事务

每天忙于自认为比较重要的事情当中,最终会在忙碌中迷失方向,找不到自身价值。

高效能人士总是避免陷入第三类和第四类事务中,因为无论是否紧迫,这些事情都是不重要的。

他们往往通过话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解决第二类重要但不紧迫的事务来减少第一类事务的数量。

想要成为高效能人士,必须清楚自己脑袋里装的永远是机会,而不是问题。

一天短暂的24小时,绝不能把太多的精力和时间浪费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上,而应该学会培养预防性的思维定式,做到防患于未然。

虽然平时的工作也会被很多危机和紧迫的事情打扰需要去处理,但一定要考虑产出与产能的关系。

其次,要学会勇敢的说“不”。

当你在集中精力解决当急的要务时,就要排除次要事情的牵绊。

每个人手头上的事情都有自己的优先级,必要时,应该勇敢的拒绝别人的打扰,在急迫与重要之间,学会取舍。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习惯四:双赢思维

1、双赢思维是在人际交往活动中不断寻求互利的一种思维模式。

一般人总喜欢把事情一分为二:非强即弱,非胜即败。

其实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够的立足空间,他人之得不必就视为自己之失。

当利益双方或交往双方实在没有能力达成双赢协议时,好聚好散是最好的结局。

2、最近很流行一句话“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他的羊吃饱了你的柴呢”

放弃无效社交的话术,找到对你有用社交圈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习惯五:知彼解己

1、知彼解己,就是要求我们先寻求去了解对方,然后再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是以寻求理解为宗旨去聆听别人的习惯,这一习惯是进行有效人际交流的关键。

学会认真聆听,而不是急于表达。

从小到大,我们接受的教育多偏向于读、写、说,可是从没有人教导我们如何去学会聆听。

听懂别人说话,尤其是从别人的立场去聆听,不是件容易事。

这里教大家一种有效聆听的方法——「移情聆听」

移情聆听是指以理解为目的的聆听,要求听者站在说话者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感受。本质不是要你赞同对方,而是要在情感和理智上充分而深入地理解对方。

倾听是为了理解,是心和心的深刻交流。

移情聆听就是要学会「先诊断后开方」。

平庸的业务员推销产品,杰出的业务员销售解决问题,满足需求之道。

称职的律师会事前研判案情,模拟对方律师可能采取的策略。

工程师设计桥梁,一定预估桥身所需承受的重量和压力。

老师在教学前,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习惯六:统合综效

统合综效的实质是重视差异、尊重差异、建立优势并弥补弱点。

分享一个小故事:金秋十月,森林里一年一度的体育运动会就要召开了。

太阳村落的黑熊教练认为只有让他的队员全面提高各体育项目的水平,才能在运动会上取得好的成绩。

于是,黑熊教练针对鸭子、兔子、松鼠在运动上的薄弱项目展开了魔鬼式的训练。

鸭子的游泳技术顶呱呱,甚至超过了教练的水平,飞行成绩也相当不错,只有跑步最差,因此黑熊教练总是让他勤练跑步,还为此放弃了游泳训练。

最后,鸭子的脚蹼严重受伤。在运动会的赛场上,游泳成绩只取得了第五名。

兔子本来是班里的跑步冠军,但是在无数次练习游泳之后成绩仍不能提高,经不起打击,最终精神失常。无法参加运动会。

松鼠是一个爬树高手,可是黑熊教练总想强化一下他的跳高技巧。高强度的练习害得他腿部抽筋,结果爬树比赛中只得了第六名。

如果黑熊教练可以发挥他们各自的优点,扬起长,避其短。不只一味的要求他们成为全能,而多注意培养他们的专能。那么,太阳部落在运动会上的成绩就不会像现在一样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习惯七:不断更新学习

从三个层面学习天性:身体,精神,智力。

1、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效呵护自己的身体,需要健康饮食,充足睡眠以及定期锻炼。

每天腾出30min的时间进行适度锻炼,长期坚持,必然可以收获强健的体魄。

保证充足的睡眠是完善身体机能最简便的方式,熬夜是伤身大忌。

2、通过优秀的文学或音乐作品或者是旅行交流来提高见识。

社会的复杂性给所有社会人带来一种浮躁的情绪,浮躁则乱,乱则沉沦。

学会以自己的方式提升精神境界,对于整个人生充满必要性。

比如有些人会每日阅读《圣经》,因为他们会从中发现自己的价值体系,寻找到精神依托。

3、“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永远被值得推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比如,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都是扩展思维。

人们可以通过阅读,学习前人的间接经验,

通过交流,了解不同人的思想,完善自己的智力,通过写作,沉淀自己的思想情感。

比如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如果能把我讲的东西吸收进去,并运用到生活中,那这就是一个好习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