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知识?
知识是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世界的成果,它包括事实、信息的描述或在教育和实践中获得的技能。简单的说,能够改变自身行为的信息,才是有用的知识。所以,读书多并且能够加以运用的人,常被称为有知识的人。
学了知识,有什么用呢?让我用三个维度来说明。在我看来,学知识解决了“who, what, how”的问题。
首先是“who”,认识自己。我们从课本上学到了人是一种高级动物,了解到这种生物的进化过程,并从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的发展中初步体会到了人在真理面前的恐惧和脆弱。我们从生理和心理上逐渐丰富对自己的认识,知道了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了解了人做事情背后的精神推动力,并产生了正确与错误的判断标准,知道了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我们知道了人的美丑、善恶、忠奸等品质,从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到发现自己非常平凡,再到客观的看待自己与世界,历史总是螺旋式地上升。
通过“who”的学习,成为了唯物主义者,不被各种神学迷信所误导,形成了“我可以成就自己”的观念。
接下来是“what”,就是是什么,我们想拥有什么,想变成怎样的人。小时候,很多人的梦想都是科学家,这个职业带给了我们太多的想象和对知识的敬畏。渐渐地我们发现我们想要的不只有技术,还有爱、认同感、存在感、归属感等一系列看起来虚无缥缈的精神享受。我们的目标不断地建立,不断地焚毁和再建立,如同在黑夜中摸索前行的路,有兴奋、有刺激,但总归是不那么明朗。我们接触了大量的“what”,看到了别人的成功,但“what”的实现,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对个人来说,“what”的获得,基本是靠学习。从学生时代,就经常想人生的意义,在探索中自己逐渐树立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想要成为强者,拥有地位和财富。这种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指引着自己倔强的心向前拼闯,虽然不一定高效,甚至还会有犹疑,但总归是保留着希望。这么多年下来,经过不断地反思,发现自己在很多时候最基础的概念是模糊不清的,以至于在此基础上建立的高楼大厦根本经不住推敲。这一度给自己造成了较大的困扰,好在最后掌握了一定的方法论,才为自己注入了一剂强心剂,不至于迷失。
对“what”的思考和对生活的观察,让我知道自己的奋斗目标——掌握本专业的核心理论,以及当下的最新技术,成为紧跟时代、理论融于实践的优秀化工人。
最关键是“how”,也就是怎么做。怎么做,是最大的课题,方法论千差万别,如何做最有效?设立目标并不难,难在方法,难在执行,难在坚持。我对于方法论重要性的认识是直到最近两年才提升的,后来逐渐发展为“我钦佩在各行各业有方法论的人”,方法论,不仅有效,更是一门艺术。
概念与方法论一起,构成了我们大脑操作系统的基础,作为人体的指挥官,大脑就是做着“接收信息和处理信息”的工作。千金易得,一将难求,一个好的个人指挥官同样难能可贵,所以,升级自己的大脑操作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
经过不断地尝试和更新,到目前为止,自己已经有了包括增强自信心的方法论、提高元认知能力的方法论、学习学透专业知识的方法论、优化作息时间和日程安排的方法论,这些方法论进行组合,使整个人在朝着超级个体的目标迈进。
我很庆幸,“知识无用论”从来没有在我的脑子里占据过太多的空间,我始终坚定地相信“艺多不压身”。直到遇到了贵人以及合适的方法论,才知道自己之前的经历和挣扎,都是通往最优途径的必经之路。
只想不做只是空中楼阁,不想做、不敢做在很多时候制约了自己的进步,要相信“试错常常是进步的唯一方法”,不断总结更新自己的方法论,一点一滴积累成长。
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用前人的知识帮助自己选好正确的方向,然后,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