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每天来回通勤三小时,你会继续做下去吗?
每天3小时的通勤,意味着每周15小时,每月约60-70小时,这几乎相当于一个额外的“工作日半”。这么一算,这时长是相当可怕。呸,就算不这么计算,这时长也是相当可怕。
小尤看到这个问题,眨了眨眼,这问题明显点中了她,因为她就是每天来回通勤三小时的一份子,这样的工作一干就是几年。
三小时通勤时间长吗?小尤只能说长与短都是相对的,小尤妈妈一直觉得这样的通勤真累啊,每次她能在家远程工作,她就举双手赞同,在家上班多舒服啊。那是因为小尤妈妈已经“在家办公”很多年。
而老尤就从来没有说过这个通勤时间长,因为他数十年如一日地每天早上六点出门,晚上六点到家,六进六出的生活贯穿他整个职业生涯。
每当看到与通勤有关的问题,就会看到两极分化的答案,回答5-10分钟的有之,回答2-3小时的月之,这还只是单程,来回加起来要4-6个小时,简直难以想象。但5-10分钟是认真的吗?是隔壁楼还是隔壁小区啊。从小尤家走到小区大门也得3分钟呢,10分钟最多到得了离家最近的车站,你说这是上班时间,简直在开玩笑,要么公司就是自己开的。
看,这就是大城市的生活,充分体现了一个大字,大就意味着远,远就意味着花时间。这是生活在大城市里必须接受的现状,从小学一年级,小尤就步行去上学,从家走到第一个十字路口,过马路,然后上过街天桥,到了另一边后还行沿着马路走一段路,至少要走十几分钟。
小学毕业升到初中,离家里有两站路的距离,走路二十分钟,乘车十五分钟。
初中升到高中,路程翻了三倍,到了大学,太远要住宿。
可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一步步步向成年,目的地就变得越来越远,长时间的通勤已经成为了一种日常,并不光是去上班花时间,去哪里都花时间,不同点可能只在于上班不是一件愉快的事,过程的延长,增加了其痛苦。而如果是去一个向往的地方,那不管距离多远,都不会感到漫长。
而且在大城市,通勤的时长并不光是由距离决定的,还有交通,小尤常常会发现,虽然同事看似住得离公司很近,但通勤时间也并不短,明明只离着十几公里,仍旧也要花将近一小时才能到公司,看看自己比他多出好几倍的公里数,但通勤时间却差距不大,心里也有瞬间的安慰,住得近又怎么样,一样要花这么多时间。
通勤友好的福利也通常是被租房的人享受,既然选择的租房,当然是要选离公司近的了,而有房子的人往往就没有这种灵活的选项,家在哪里,只能回到哪里。但选公司却不像选租房那样可以随心所欲,所以钱多,事少,离家近是一个梦想,对于大部分人无法实现,山不可能来就我,我只能去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