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石菖蒲盆景感悟


附石菖蒲从北宋年间,以至现代已有900年间的历史了,始于北宋,历经南宋、元、明、清,是文人雅士、土代夫阶层的物质与精神。

生活中具有文雅的观赏植物,表现出文人淡泊的心境。

菖蒲以江南地区为多,它常常生长在乱石山涧中,石淮浅坑孕育蒲种,菖蒲依附山石而定植。


蒲叶清瘦,浑身青翠,丝毫没有贵气。它最初以灵草妙药的形象,走进人们的视野,在诗经和楚辞九歌中被看作是一种高洁的香草。

古诗曾写过,

石上生菖蒲,一寸八九节。

仙人劝我餐,令我颜色好。

菖蒲被称为白菖蒲和藏菖蒲,它的品种很多,常见的有金钱、虎须、西川的金凤凰、银凤凰、胧月、黄金姬、蝉小川等等。


菖蒲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根状茎粗壮,叶子基生,呈剑形,基部比较宽,对褶叶子,从中部往上就会比较狭窄。

附石菖蒲的效仿其景,取法自然,返璞归真,常用于制作附石菖蒲盆景石材有吸水石、台湾的吴定石、火山石、太湖石、昆石等等。

一般都用吸水石和台湾的吴定石,由于它们的石质疏松,便于雕琢,最为适宜,将其雕刻成山形,以蒲植之。山野林泉之致,放置书房、茶室或者庭院。

古代流传的文化,端午时节,人们饮菖蒲酒,袪避邪疫,菖蒲酒有防疫驱邪的作用,邪魔病疫,人本身就很害怕,而菖蒲有安神理气,活血化淤等功效。

菖蒲能给人带来一种安全、随性、舒适、惬意的感觉。让人们信任它能够带来庇佑,同时也能吸附灯烟,有益人体健康。

古人说菖蒲为:“寿品”,如屺瞻享年105岁、郑逸梅享年97岁、王世襄96岁、黄宾虹91岁,古人诚不余欺也,寿命绵长,终有尽时,大师们的离去,是一个时代的结束。

菖蒲有着四雅之一的美称,给雅居增添了一抹高古幽远的意境。

菖蒲是文人雅士的一个精神支柱,生活中也因它而幸福快乐,在文化人眼中是高雅的观赏植物,表现出文人淡泊的心境,成为文人案头的清供。

诗人苏轼对石菖蒲的的品格记述到:“忍寒苦、安淡泊与清泉白石为伍,不待泥土而生者”,安岂昌阳所能仿佛哉?


同时石菖蒲还象征着文人不畏权贵,四时青青不改色兮,烈日凝冰无能厄兮。

不用山僧导我前,

自寻云外出山泉。

千章古木临无地,

百尺飞涛泻漏天。

昔日菖蒲方士宅,

后来薝卜祖师禅。

而今只有花含笑,

笑道秦皇欲学仙。

(山中多含笑花)

作者

苏轼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菖蒲先百草于寒冬刚尽时觉醒,因而得名。菖蒲“不假日色,不资寸土”、“耐苦寒,安淡泊”,生野外则生机盎然,富有而滋润...
    嶒經哋嶒經阅读 1,243评论 0 0
  • 菖蒲,“乃蒲之昌盛者”。 石菖蒲,在山林间,汲取天地间的灵气,在溪水潺潺的清泉边上,别有山...
    茱里阅读 7,194评论 2 8
  • 美得让人窒息的小菖蒲 菖蒲以其“耐苦寒,安淡泊”、“不假日色,不资寸土,清逸俊秀,挺拔如碧, 具山林之气,无富贵之...
    账号已被删除阅读 1,131评论 38 1
  • 昨天在小城(环太湖艺术城)的一个办公室里发现了一处温柔可爱的小景。 菖蒲与茶,清如镜,去富气,留清雅。 茶,生于天...
    大山_1efb阅读 570评论 0 0
  • 渐变的面目拼图要我怎么拼? 我是疲乏了还是投降了? 不是不允许自己坠落, 我没有滴水不进的保护膜。 就是害怕变得面...
    闷热当乘凉阅读 4,356评论 0 13